腦血管畸形(血管瘤)
不同類型的腦血管畸形有不同病因
腦血管畸是一種神經外科常見病,常好發于青壯年,動靜脈畸形、先天性顱內囊性動脈瘤、靜脈血管瘤、海綿狀血管瘤等等由于種類不同,病因也不同,由于人們對該病的不了解與輕視,導致腦血管畸形的發病率正不斷的呈現上升的趨勢。因此人們一定要及時了解腦血管畸形的病因,及時的預防,才不會讓疾病纏身。
一、病因
1、動靜脈畸形(AVM)
又分為典型者和Galen大靜脈畸形兩種:AVM的臨床癥狀除因為占位和壓迫以外,盜血也是重要的原因。顱內血管雜音明顯。嬰兒期可出現腦積水。病死率很高,約50%死亡。血液分流量不大者,心衰較輕,可有反復的一過性偏癱。治療困難,可進行分期手術。
2、先天性顱內囊性動脈瘤
在小兒較少見。主要發生于顱底部的頸內動脈分又,前、后交通動脈處,或椎基底動脈。動脈局部的彈力層和肌層變弱,而突出為瘤,一般在1cm以下。
3、靜脈血管瘤
較常見,好發于大腦半球,多見于年長兒。神經影像可見lmm至數cm直徑的血管畸形、約15%有鈣化。
4、海綿狀血管瘤
多見于大腦半球,為密集的薄壁血管。兒童期常無癥狀而被偶然發現。一般到年長兒或成人才出現癥狀,主要是癲癇、頭痛、腦內出血。常見家族性病例,為顯性遺傳。本病也可見視網膜、肝、腎、皮膚的相似海綿狀血管瘤。
二、病理
腦動靜脈畸形(cerebr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最常發生在兩個部位:即大腦大靜脈(又名Galen大靜脈)及大腦半球靜脈。大腦大靜脈位于胼胝體壓部的下后方,由左右大腦內靜脈匯合而成。它是一條短粗、壁薄且較脆弱的靜脈主干,走行方向由前到后,最終注入下矢狀竇,續入直竇。大腦大靜脈的動靜脈畸形是指大腦后動脈或小腦上動脈與大腦大靜脈發生了靜脈瘺,使動脈血直接流入靜脈血中,因而產生一系列癥狀。大腦半球大靜脈畸形多數位于腦皮質下,其發生的部位以大腦中動脈所供應的區域為多,其他的部位如基底神經節,腦干和小腦也受累。腦血管畸形還包括毛細血管擴張癥,海綿狀血管瘤等。
腦血管畸的病因有很多,人們不但要了解,而且要熟記在心,做好預防刻不容緩。另外,如發現自己有類似精神異常,偏癱、失語、失讀、失算、眩暈、復視、眼顫及步態不穩等癥時,即可考慮是本病,應及時到醫院進行診治,以免疾病蔓延。
- 友情鏈接:
- 腦血管畸形地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