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肌痙攣(面癱)
面肌痙攣的治療措施
由于面肌痙攣是一種非常不好治愈的疾病,常常患者都會并發一些精神類疾病,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患者要想盡快的治愈疾病,讓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少受一些罪的話,就要注意在治療的時候,不可中途停藥或中途停止治療,而且,如果在治療時能夠對選擇較好的治療方法,對于治療效果一定是事半功倍的。
【面肌痙攣的治療措施】
一、藥物治療
除苯妥英鈉或卡馬西平等藥對一些輕型患者可能有效外,一般中樞鎮靜藥、遏制劑和激素等均無顯著療效。過去常用普魯卡因、無水酒精或5%酚甘油等做莖乳孔處注射,以造成一時性神經纖維壞死變性,減少異常興奮的傳導,一次注射量為0.3~0.5ml,以達以出現輕度面癱為度。劑量過大將產生長期性面癱,劑量過少3~5個月后仍要復發。現已很少采用。
注射方法:患者側臥,常規碘酒酒精消毒患側耳下乳突周圍,于外耳道底軟骨與乳突前緣交界處,用20~21號針頭,接2ml注射器,針尖指向前內上方,與 顱底水平線呈30度角,刺入3厘米即進入一凹陷內,先注射1%普魯卡因1ml,不撥出針頭,觀察1~2分鐘有無出現面癱,如出現面癱表示刺中神經干,然后 接上有水酒精空針,注入0.3~0.5ml酒精或酚甘油,將發生明顯面癱而痙攣消失。經過半年后面癱多能逐漸恢復,約2/3的病人痙攣亦將復發。
二、射頻溫控熱凝療法
用射頻套管針依上法刺入莖乳孔內,利用電偶原理,通過射電使神經纖維間產生熱能,溫度在65~70℃,在面神經功能監測儀監護下,控制溫度使神經熱凝變性,以減少傳導異常沖動的神經纖維。術后同樣要發生面癱,在1~2年內的面癱逐漸恢復過程中又會舊病復發,否則電熱過度,痙攣雖 可長期不發作,但取而代之的是長期性面癱。
面肌痙攣的治療固然重要,但同樣重要的是日常護理,如果沒有在生活中注意的話,就算臨床治愈了,也有可能再次復發,因此人們一定要做好預防護理工作,如很多人面對無窮的壓力,都會選擇拼命的工作,此時對于休息就相對忽略了不少。面肌痙攣的預防和治療期間都應該注意休息,保證睡眠充足,少看電視、電腦、避免各種精神刺激和過度疲勞,以利疾病的康復。
- 友情鏈接:
- 面肌痙攣地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