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腫瘤(椎管內腫瘤)
脊髓腫瘤典型癥狀有哪些
脊髓腫瘤在臨床上很少見,人們對這一疾病也相對陌生,但是一般患者聽到腫瘤肯定會覺得相當嚴重,其實如果早發現脊髓腫瘤典型癥狀,及時治療,脊髓腫瘤還是非常有希望治愈的,因此人們在發現疾病的時候,一定要保持一顆積極的心態去做治療,這樣疾病才能盡快遠離。
1.神經根癥狀
后根受刺激產生該神經根分布區的自發性疼痛。表現為刀割樣、電擊樣痛或鈍痛,用力時可誘發疼痛加劇。檢查可見局部皮膚感覺過敏或減退,疼痛劇烈且持續時間較長時甚至誤診為急腹癥,多見于髓外腫瘤。
2.感覺障礙
上行性傳導束受損引起病變節段以下的感覺障礙。脊髓丘腦束受損時出現對側2—3個節段以下的痛溫覺障礙。后索受損時出現同側的位置覺、關節運動覺、振動覺等深感覺及觸覺障礙,患者常訴走路時有踩棉花感。感覺缺失平面是判斷脊髓損害水平的重要依據。由于脊髓丘腦束內纖維由頸至腰骶的自內向外的排列順序決定感覺障礙的進展方式有兩種:髓外腫瘤感覺障礙自下肢遠端開始逐漸上升到病變節段,又稱為上行性麻痹。髓內腫瘤感覺障礙自病變節段向肢體遠端發展,又可稱之為下行性麻痹。
3.運動障礙
脊髓前角和前根受損造成腫瘤病變節段支配區的肌肉弛緩性癱瘓,伴有肌肉萎縮和肌束震顫。錐體束受損造成病變階段以下肢體的痙攣性癱瘓。慢性脊髓壓迫綜合征的初期雙下肢呈伸直性痙攣性截癱,晚期則多呈屈曲性痙攣性癱瘓。惡性腫瘤造成的急性脊髓受壓綜合征的初期常有脊髓休克的表現而呈弛緩性癱瘓,2~4周后逐漸變為痙攣性癱瘓,稱這為Bastian法則。
4.反射障礙
某一脊髓階段受壓時,該節段的反射弧中斷,相應的反射減弱或消失。錐體束受壓造成受壓水平以下淺反射減弱或消失、腱反射亢進、并可引出病理反射。完全性橫斷性脊髓損害時,刺激病變以下部位時可引起下肢屈曲性防御性反射。
5.自主神經功能障礙
骶節脊髓以上的損害所造成的直腸膀胱括約肌功能障礙主要表現為小便潴留與大便干燥及排便困難。骶節以下的損害引起膀胱直腸括約肌松弛,造成大小便失禁,晚期可形成自律性膀胱。癱瘓肢體可因血管運動和泌汗功能障礙而呈皮膚干燥、脫屑、少汗或無汗,甚至于引起體溫調節障礙。
脊髓腫瘤典型癥狀很明顯,人人們如果了解自己的身體,一般不難發現。髓外與髓內的原發的脊髓腫瘤往往能被手術切除,預后取決于已經造成損害的程度,以及手術醫生的技術水平。大約在1/2病例中外科治療能使臨床癥狀逆轉。另外,還要注意休息,勞逸結合,防止感染,一旦發生本病要及時處理,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是預防的關鍵。
- 友情鏈接:
- 脊髓腫瘤地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