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結石(膽石癥)

膽結石的臨床表現有哪些
膽結石是膽道系統中最常見的病變,根據其所在部位不同,可有膽囊結石、膽總管結石、肝內膽管結石之分。很多病人早期并無明顯的臨床癥狀,一旦急性發作將疼痛難忍,我們怎樣才能通過身體的一些微小的體征判斷它是否是膽結石的臨床表現呢?現在我們就來了解一下膽結石的臨床表現都有哪些。
1、膽囊結石:一般不產生絞痛,較大的結石不易引起梗阻,可長期無明顯癥狀,有時偶爾在飯后感覺上腹脹悶或隱痛,且多與吃油膩食物有關。平時常有胃灼熱、噯氣、腹脹等消化不良癥狀,易誤診為“胃病”或“肝炎”,較小結石常可移動而嵌頓于膽囊頸部,出現劇烈膽絞痛,伴惡心嘔吐;如嵌頓結石位置改變而解除梗阻,則膽絞痛即可緩解。發病早期無感染,故無寒戰,發燒,當伴發感染和梗阻時,膽囊可發生化膿、壞疽,甚至穿孔。急性發作大多在飽餐或吃油膩食物后。當平臥時,膽囊結石容易滑入膽囊管而造成梗阻,故部分病人可在夜間發作。如果這時患者體位改變(如坐起或側睡),結石松動、滑落,回到膽囊里,梗阻解除,疼痛就會減輕或消失。
2、膽總管結石:結石可來自于膽囊或肝內膽管,也可原發于膽總管。較小的膽囊結石可經膽囊管墜入膽總管,形成繼發性膽總管結石癥,引起阻塞性黃疸及膽管炎。約75%的病人出現黃疸,黃疸的深淺隨結石嵌頓程度而異,且有波動性升降。如膽石阻塞膽道合并感染時,可同時出現腹痛、高熱與黃疸三聯癥。
3、肝內膽管結石:臨床表現可因病變部位的不同而多樣化,當結石降入肝外膽管造成膽道梗阻或急性炎癥時,可發生上腹絞痛、寒戰、高熱及黃疸等化膿性膽管炎表現。若結石并未脫落進入肝外膽道,有時也會并發感染,此時可出現寒戰及高熱等敗血癥癥狀,嚴重時出現中毒性休克,但病人可以不出現腹部絞痛及黃疸,故常易誤診。有時肝內膽管結石因長期阻塞肝內膽管,導致肝臟發生病變,如肝組織壞死,形成膿腫,最后使一部分肝臟發生萎縮而失去正常的功能。

- 友情鏈接:
- 膽結石地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