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腸息肉(胃腸道息肉)
胃腸息肉的治療方法應該如何選擇
胃腸息肉的治療方法應該如何選擇?隨著臨床上患有胃腸息肉的患者越來越多,所以治療該疾病的方法也就在隨之增多,很多患者都不知道胃腸息肉的治療方法應該如何選擇?專家告訴患者,對癥治療最為重要,患者只要選擇一種適合于自身病情的方法就可以,治療胃腸息肉的方法有很多,包括手術治療、內鏡治療以及中醫治療,下面我們就來進行一下詳細的介紹。
一、胃腸息肉的手術治療
胃腸息肉的手術治療一般包括局部切除、腸段切除、結腸次全切除、全結腸切除、全結腸及直腸切除。視息肉的多少、基底的寬窄及所在的部位而定。對單個有蒂息肉可作內鏡下圈套、電灼(凝)或結扎摘除;對體積較大者,可選擇腸壁、腸段切除。無蒂或廣蒂息肉,位于腹膜反折以下的可經肛局部切除(一般要求息肉距肛緣的距離小于5厘米)或經骶后路局部切除(息肉距肛緣的距離6~9厘米);息肉位于腹膜反折以上的可行腸壁切除或腸段切除。
二、胃腸息肉的內鏡治療
內鏡治療是切除胃腸息肉,尤其是結胃腸息肉的最常用方法。最適用于有蒂息肉。內鏡胃腸息肉切除的方法很多,應根據胃腸息肉的部位、大小、形態,有蒂或無蒂等,選用不同的治療方法。近年來,隨著內鏡治療技術的提高,結腸鏡內鏡切除的手段越來越多,適應征越來越擴大。
三、胃腸息肉的中醫治療
中藥灌腸:對于息肉發生于結腸者,可用烏梅15g、三棱15g、莪術15g、白及12g、石榴皮12g、馬齒覓15g、敗醬草12g、紅藤10g、桂枝10g,每劑濃煎200ml分鐘灌腸,日2次,每次保留40分鐘以上,半月一療程。
藥物坐浴:對于息肉發生于胃腸部位而息肉脫出,有糜爛滲血水的患者,可用薔參15g、蛇床子20g、地膚子15g、土茯苓30g,黃柏15g、蒼術15g,五倍子15g,包袋后水泡外洗30分鐘,然后將息肉納入肛內。
關于“胃腸息肉的治療方法應該如何選擇”的文章就先給大家介紹到這里了,相信每位看過的患者一定會有所了解了,由于治療胃腸息肉的方法較多,所以對癥治療尤為重要,祝愿每位患有胃腸息肉的患者都可以盡快康復。
- 友情鏈接:
- 胃腸息肉地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