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腹瀉(拉肚子)

什么原因引起的小兒腹瀉
小兒腹瀉分為消化道內與消化道外感染,以前者為主。
(1)消化道內感染:致病微生物可隨污染的食物或水進入小兒消化道,因而易發生在人工喂養兒。哺喂時所用器皿或食物本身如未經消毒或消毒不夠,亦有感染可能。病毒也可通過呼吸道或水源感染。其次是由成人帶菌(毒)者的傳染,如病房內暴發細菌性(或病毒性)腸炎后部分醫護人員受染,成為無癥狀腸道帶菌(毒)者,可導致病原傳播。
(2)消化道外感染:消化道外的器官、組織受到感染也可引起小兒腹瀉,常見于中耳炎、咽炎、肺炎、泌尿道感染和皮膚感染等。小兒腹瀉多不嚴重,年齡越小者越多見。
(3)濫用抗生素所致的腸道菌群紊亂:長期較大量地應用廣譜抗生素如氯霉素、卡那霉素、慶大霉素、氨芐青霉素、各種頭孢霉素,特別是兩種或以上并用時,除可直接刺激腸道或刺激植物神經引起腸蠕動增快、葡萄糖吸收減少、雙糖酶活性降低而發生小兒腹瀉外,更嚴重的是可引起腸道菌群紊亂。此時正常的腸道大腸桿菌消失或明顯減少,同時耐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變形桿菌、綠膿桿菌、難辨梭狀芽胞桿菌或白色念珠菌等可大量繁殖,引起藥物較難控制的腸炎。

- 友情鏈接:
- 小兒腹瀉地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