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脂肪過多)

肥胖癥患者在日常飲食中要注意什么
隨著現在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人們每天都吃著非常豐富的食物,大魚大肉的吃著,結果導致人的身材不斷的變化,體重逐漸的增多,所以現在才有這么多的肥胖癥患者。大家都認為肥胖不會影響我們的健康,但是過于肥胖會引起一些列的并發癥,所以患者在飲食上一定要多加注意,這樣才能預防肥胖癥的發生。下面是肥胖癥患者在日常飲食中需要注意的事項。
肥胖癥患者日常飲食控制如下:
1、控制脂肪
在減肥膳食中脂肪的熱能比以低于30%為宜,烹調用油以含不飽和脂肪酸較多的植物油為好,應盡量減少含飽和脂肪酸較多的動物性脂肪的攝入,如肥肉、動物油脂等。
2、采用低熱能膳食
總熱能可根據性別、勞動等情況控制在4200~8400千焦(1000~2000千卡)。以每周降0.5~1公斤體重為宜,直至使體重降至正常或接近正 常時給予維持熱能。熱能控制不可急于求成,否則會引起生理功能紊亂及機體不適。一般應根據肥胖程度來決定熱能控制程度,通常超重者可按所需熱能的 80~90%供給,中度肥胖(超重30~40%)可按所需熱能的70%供給,重度肥胖(超重50%以上)可按所需熱能的50%供給。
3、堅持低鹽膳食
減肥期間每日食鹽攝入量可保持在1~2克,體重降至正常后可給鹽每日3~5克,有利于減少水潴留,使體重下降,且對防治肥胖并發癥有利。
4、減少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較快,能刺激胰島素分泌,促使糖轉化為脂肪儲存起來,而且耐饑餓性差,易誘發食欲,故應限制碳水化合物攝入,尤其是單糖類中的蔗糖、果糖等在體內轉變為脂肪的可能性很大,并能提高血甘油三酯水平,更應嚴格限制。
一般認為減肥時應采用低碳水化合物膳食,每日供給量以100~200克為宜,但不宜少于50克,否則會因體脂過度動員,出現酮癥酸中毒。
溫馨提示:以上就是對于肥胖癥患者日常飲食需要注意事項的全部內容介紹,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不僅如此,肥胖癥的患者一定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要細嚼慢咽,少吃多餐,除此之外,還需要加強鍛煉,這樣才能預防肥胖癥的發生。

- 友情鏈接:
- 肥胖地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