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病內科疾病(暫無)

日常該如何護理腎小球腎炎患者
一、急性腎炎腎小球腎炎
1、起病3~6天,因腎小球濾過率下降,會產生一過性氮質潴留,因此需采用限制蛋白質的飲食。可多食水果、蔬菜、點心等,減少魚、肉、蛋類的攝入,米、面等主食可不加限制。
2、如尿素氮超過60mg%,每日飲食中蛋白質供給量以0.5g·kg-1計算或采用牛奶、**等高生物價優質蛋白以減少非必需氨基酸的攝入量。國外有認為每日食用羊奶0.5~1.0kg,不但含有高生物價優質蛋白,且具有利尿消腫的作用,目前此療法并未被廣泛采納。如病情好轉,適當增加蛋白質的供給量,血尿素氮正常后蛋白質可不限制。
3、有浮腫及高血壓癥的病人應根據其程度的不同在基本飲食中限制食鹽用量;不采用一切含鹽食品如醬菜、咸菜、榨菜、乳腐、咸蛋等和其它罐頭制品,并根據浮腫程度的不同,分別采用鹽、無鹽包含或少鈉飲食。
4、注意病人浮腫及尿量,浮腫嚴重者應限制攝入水分,嚴格記錄出入液量。目前主張每日攝入水量以不顯性失水量加尿量計算。S.R.Williams提出少尿期的入水量限于500~700ml·d-1。
5、急性期有持續少尿,嚴重氮質血癥者若發生高鉀血癥,要避免含鉀量高的食物。
6、充分供給各種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特別是維生素B及C的食物,飲食中應多采用水果、蔬菜。
二、慢性腎小球腎炎
慢性腎小球腎炎在病程的種個階段臨床表現不盡相同,飲食處理應按各期表現決定。
1、無癥狀蛋白尿或血尿,尿蛋白喪失不多(1~2g·d-1)。可給一般飲食,略限鹽。但如尿蛋白喪失較多,或有血漿蛋白低下,如無氮質血癥,可適當增加飲食中的蛋白質量,以按每日 1g·kg-1正常需要量供給外,尚需考慮增加尿中所失去的蛋白質量,根據最近的觀點,長期高蛋白質負荷會加重腎臟負擔,結果加速腎功能惡化。
2、慢性腎小球腎炎急性發作,可按急性腎炎飲食治療原則,有腎病綜合征者參考該節飲食治療。
3、慢性腎炎高血壓型患者腎功能多數有中等度損害,為控制血壓,應限制鹽的攝入,給予少鹽飲食,嚴重者短期給予無鹽飲食,由于多進鈉鹽不但可增高血壓,且可加重腎臟損害,因此即使血壓恢復正常,也以淡食為宜,以避免腎功能進一步惡化,蛋白質量亦宜適當控制。
4、腎功能減退者,則應適當限制蛋白質的進食量,每日攝入總量(包括主食所含蛋白質)<30~40g,多采用牛奶、**等高生物價優質蛋白質,并可適當調劑魚、肉、雞等動物性蛋白質以增進食欲。當病人腎功能明顯減退時,不要過分限制鈉鹽,以免血容量不足加重腎功能減退乃至出現氮質血癥。

- 腎病內科疾病治療方法 |
- 腎病內科疾病病因 |
- 腎病內科疾病飲食 |
- 腎病內科疾病專家 |
- 腎病內科疾病醫院
- 腎病內科疾病治療指南 |
- 腎病內科疾病癥狀 |
- 腎病內科疾病檢查 |
- 視頻 |
- 腎病內科疾病咨詢
- 友情鏈接:
- 腎病內科疾病地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