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產(流產)
引產的方法
引產方法常有下列幾種:
1.利凡諾羊膜腔內注射:利凡諾為吖啶類外科消毒劑。經羊膜腔穿刺術注入羊膜腔內,藥物可誘發子宮平滑肌收縮,促使胎盤胎膜組織變性、壞死,產生內源性前列腺素,促宮頸成熟和加強宮縮。此外,藥物還可損傷胎盤功能,使分泌的雌激素、孕激素減少,妊娠不能維持。用藥后,部分婦女可有體溫升高,一般不高于38C,流產后即可恢復。從注藥至胎兒排出平均36小時左右。胎兒娩出前若有胎囊外凸,不要刺破胎膜,使胎囊有擴張產道作用而利于胎兒排出。胎兒娩出后肌注催產素10單位,等待胎盤自然娩出。若30分鐘未排出,或胎盤排出但胎膜不全,則應立即行刮宮術,清除官腔殘留。胎盤排出后應檢查宮頸及穹窿部,注意軟產道裂傷。流產后填寫記錄,給抗菌素預防感染,進行避孕指導。
2.對肝、腎功能不良,患嚴重全身性疾患者,如心衰、重度貧血或各種疾病急性期患者,以及生殖器官管,順宮壁四周輕輕刮凈或吸凈殘留組織,保留所有鉗吸出的孕產物,以確定流產完全(見圖)。
3.藥物流產:負壓吸引流產術雖已在國內外廣泛應用,但由于是盲視下的宮腔內器械操作,有不可避免的缺點和近遠期并發癥,特別是對產后及人工流產后近期妊娠、子宮畸形等高危妊娠,潛伏的危險性更大。發展藥物流產已成為迫切需要。經過近二三十年的研究,目前藥物流產已趨成熟,可基本滿足臨床需要。
抗孕激素:米非司酮是由法國合成的一種抗孕激素,其結構與炔諾酮相似,與孕酮競爭結合受體,產生較強的抗孕酮作用,同時還具有對抗糖皮質激素炎癥者不可進行此引產術。
前列腺素引產藥物種類與用藥禁忌癥同藥物流產(見人工流產)。先肌注丙酸睪丸酮共3天,第3天起陰道穹窿放置卡前列甲酯栓(卡孕栓)1毫克,視宮縮強度每隔2~3小時一次,最大量5毫克,亦可在其他引產方法失敗時加用。藥物副反應為惡心、嘔吐、腹痛和腹瀉,可對癥治療。由于前列腺素作用較強,用藥后應觀察有無強直性宮縮,發生時可注杜冷丁遏制之。流產過程同一般引產。近來參考藥物抗早孕的方法,應用米非司酮于治療后配合卡孕栓用于中期妊娠引產,并取得較好效果,有可能逐漸取代其他方法。
4.水囊引產術是在宮腔內放置消毒水囊,使胎膜與宮壁分離,刺激胎盤產生內源性前列腺素,另外還有擴張宮頸作用。該方法不用藥物刺激宮縮。24小時后取出水囊,引流產時間在72小時以內。但術前必須充分準備,陰道要連續3天定時沖洗,術中要求嚴格無菌,術后用抗菌素預防感染。水囊取出后仍無宮縮者可加用前列腺素。
5.無花粉結晶蛋白引產無花粉結晶蛋白為中藥提純的藥物,可做肌肉注射或稀釋后羊膜腔內注射。術前須做過敏試驗及試探劑量。用藥后可有高熱、局部疼痛、紅腫等反應。引流產時間平均3~7天。目前已被前列腺素替代。
6.剖宮取胎術本法盡量不用。但在引產過程中發生活動出血需立即終止妊娠或其他原因不能引產者,可行剖宮取胎。若不準備再生育應同時行絕育術以免以后妊娠發生子宮破裂。
- 友情鏈接:
- 引產地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