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產(小產)
導致流產的母體因素有哪些
流產是指妊娠在28周前終止,胎兒體重在1000g以下者。流產發生在妊娠12周以前稱早期流產,發生在12-28周的為晚期流產。根據患者就診時的情況,可分為先兆流產、難免流產、不全流產、完全流產、過期流產、習慣性流產及感染性流產。醫學界診斷流產一般并不困難。通常情況下,流產后的女性身體比較虛弱,這時候應當吃一些有營養的食物,來補充身體營養。其發病原因眾多,其以母體因素為主。
導致流產的母體因素有以下幾種:
1、全身性疾?。喝焉锲诨技毙圆?、高熱可引起子宮收縮而致流產;細菌毒素或病毒單純皰疹病毒、巨細胞病毒等,通過胎盤進入胎兒血循環,使胎兒死亡而發生流產。此外,孕婦患嚴重貧血或心力衰竭可致胎兒缺氧,也可能引起流產。孕婦患慢性腎炎或高血壓,胎盤可能發生梗死而引起流產。
2、生殖器官疾病:孕婦因子宮畸形如雙子宮、縱隔子宮及子宮發育不良等,盆腔腫瘤如子宮肌瘤等,均可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而導致流產。宮頸內口松弛或宮頸重度裂傷,易因胎膜早破發生晚期流產。
3、內分泌失調:甲狀腺功能減退癥、嚴重糖尿病未能控制、黃體功能不足,均可導致流產。
4、創傷:妊娠期,特別是妊娠早期,實行腹部手術或妊娠中期外傷,導致子宮收縮而引起流產。
5、胎盤內分泌功能不足:妊娠早期時,卵巢的妊娠黃體分泌孕激素外,胎盤滋養細胞亦逐漸產生孕激素。妊娠8周后,胎盤逐漸成為產生孕激素的主要場所。除孕激素外,胎盤還合成其他激素如β-絨毛膜促性腺激素、胎盤生乳素及雌激素等。早孕時,上述激素值下降,妊娠難以繼續而致流產。
- 友情鏈接:
- 流產地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