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的危害
時間:2012-01-10 11:34來源:求醫網
牙周疾病是牙周組織各類疾病的總稱,主要有各種牙齦炎、牙齦增生、牙周炎、牙周萎縮等。
早期牙周病以牙齦出血為主要癥狀,表現為刷牙時出血、晨起口水帶血,隨著病變的加重會出現牙齦流膿、咀嚼無力、牙齒松動,期間可有反復發作的牙周膿腫,最 終可導致全口多個牙齒松動、脫落。牙周病是引起成年人牙齒脫落的主要原因。牙周病的早期癥狀并不嚴重,患者容易忽視,但此病是慢性感染性疾病,若長期反復 發作,不僅損害口腔咀嚼系統的功能,還會嚴重影響全身健康,因此人們不能不引起高度重視。
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因患牙周病拔牙的占拔牙總數的40%左右,從而影響患者的面容美觀、發音、咀嚼進食。更為嚴重的是,牙周病的局部感染還可作為病灶,牙 周病患者的口腔猶如一個細菌的蓄水池,它會跟著血液的循環進入身體其他部位,引起全身其他部位的一些重要臟器患病。
牙周主要有以下危害:
1、糖尿病
牙周炎、牙齦炎患者患糖尿病的概率是正常人的7倍。牙周病和糖尿病有雙向關系。科學證明糖尿病是牙周病的危險因素之一,牙周病對糖尿病也會產生影響。 目前已有報告,患有牙周炎的糖尿病患者經牙周治療后糖化血紅素水平下降,糖尿病用量減少。因而,控制糖尿病必須考慮控制牙周感染,有效地控制糖尿病患者的 牙周感染將減少血清糖化終末產物。反之,糖尿病的控制也是牙周炎得到改善的重要前提。
2、心腦血管病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患者的口腔衛生狀況明顯差于正常人群。牙周炎患者的冠心病發病率高于正常人群20%。50歲以下男性牙周炎患者或 無牙者冠心病發病率高出普通人群70%。牙槽骨吸收嚴重者致死性冠心病和心臟驟停發生率分別是正常人群的2和3倍。牙周炎、牙齦炎患者患中風的概率高出3 倍。
一項對老年人的研究顯示,菌斑指數和口腔衛生習慣(刷牙、用牙線和專業清潔牙的頻率)與腦血管意外具有明顯的關系。不能獨立生活者若一年不能清潔一次牙,其發生腦血管意外的可能性是對照者4.76倍。
3、妊娠(母親患慢性牙周病與早產低體重兒的關系)
低體重兒 (LBW) 的概念:出生體重低于2500克。孕期短和LBW是嬰兒死亡的首要原因。許多研究證實,早產低體重兒與母親患牙周炎有關。一些研究者在羊水和羊膜中檢出口 腔微生物,分離最多的一種菌是口腔常見的核梭形菌。來自口腔的暫時性菌血癥通過血液傳播和胎盤感染羊水。口腔機遇性致病菌和/或炎癥產物可以通過血液對早 產起作用。母親牙周狀況的生化檢測和口腔微生物狀況與LBW有關。
4、消化道疾病
幽門螺桿菌(Hp)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等病的重要致病因子,而且與胃癌的發生密切相關??谇豢赡苁荋p的另一個聚集地,齦下菌斑中Hp的檢出率顯 著高于齦上菌斑。一些學者發現用藥物治療根除胃內Hp后,口腔內的Hp仍然存在,提出口腔Hp可能是胃十二指腸Hp再感染和消化道疾病復發的危險因素。另 外還發現,牙周炎患者菌斑Hp的檢出率顯著高于健康對照者,也明顯高于胃炎組。牙周炎患者經基礎治療后牙周探診深度明顯下降,齦下菌斑Hp的檢出率亦較治 療前顯著下降,從而降低胃病發生的可能性。
5、呼吸系統病
牙菌斑尤其是牙周炎患者的菌斑可能是呼吸道致病菌的寄居地。流行病學的調查顯示,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的口腔衛生指數值明顯高于無疾病者。多因素回歸分 析年齡、種族、性別、吸煙狀況和口腔衛生指數等諸多因素,結果表明,口腔衛生差者慢性呼吸道疾病的發病率是口腔衛生良好者的1.77倍。另一項為期25年 的縱向研究經多因素回歸分析吸煙、牙槽骨高度、年齡、教育、飲酒等因素,發現牙槽骨吸收增多使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危險性增加。
牙周病最令人防不勝防的原因,就是其在早期往往無任何癥狀,或僅有牙齦出血的癥狀,到了晚期牙齒出現松動時,患牙往往保不住。所以,各位朋友,特別是 吸煙的人,千萬不要以為您的牙齒從來沒疼過您就擁有一口好牙,就算牙體暫時沒有什么毛病,但牙周病可能已在悄悄地威脅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