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醫院庫 > 西安國醫血液病防治中心 > > 骨髓瘤的臨床表現
骨髓瘤的臨床表現
時間:2011-11-18 01:09來源:求醫網
多發性骨髓瘤起病徐緩,可有數月至十多年無癥狀期,早期易被誤診。MM的臨床表現繁多,主要有貧血、骨痛、腎功能不全、感染、出血、神經癥狀、高鈣血癥、淀粉樣變等。
癥狀:
(一)多發性骨髓瘤瘤細胞浸潤表現
1.骨痛、骨骼變形和病理骨折 骨髓瘤細胞分泌破骨細胞活性因子而激活破骨細胞,使骨質溶解、破壞,骨骼疼痛是最常見早期出現的癥狀,約占70%,多為腰骶、胸骨、肋骨疼痛。由于瘤細胞對骨質破壞,引起病理性骨折,可多處骨折同時存在。
多發性骨髓瘤2.貧血和出血貧血較常見,為**癥狀,早期貧血輕,后期貧血嚴重。血小板減少,出血癥狀多見、皮膚粘膜出血較多見,嚴重可見內臟及顱內出血。
3.肝、脾、淋巴結和腎臟浸潤肝、脾輕度、中度腫大,頸部淋巴結腫大,骨髓瘤腎。
4.其他癥狀 部分病人在早期或后期可出現肢體癱瘓、嗜睡、昏迷、復視、失明、視力減退。
(二)多發性骨髓瘤細胞分泌大量M蛋白引起的癥狀
1.多發性骨髓瘤的繼發感染 感染多見于細菌,亦可見真菌、病毒,最常見為細菌性肺炎、泌尿系感染、敗血癥,病毒性帶狀庖疹也可見。
2.多發性骨髓瘤的腎功能損害 50%-70%病人尿檢有蛋白、紅細胞、白細胞、管型,出現慢性腎功能衰竭、高磷酸血癥、高鈣血癥、高尿酸血癥,可形成尿酸結石。
3.多發性骨髓瘤的高粘滯綜合征 約為2%-5%發生率,頭暈、眼花、視力障礙,并可突發暈厥、意識障礙。多見于IgM型多發性骨髓瘤。
4.多發性骨髓瘤的淀粉樣變 發生率為5%-10%,常發生于舌、皮膚、心臟、胃腸道等部位。
(三)漿細胞性白血病 符合外周血漿細胞數大于20%,肝脾腫大,白細胞數大于15×109/L,則為漿細胞白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