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治療
時間:2012-01-10 15:34來源:求醫網
音樂刺激能影響大腦某些遞質如乙酰膽堿和去甲腎上腺素的釋放,從而改善大腦皮層功能
音樂能直接作用于下丘腦和邊緣系統等人腦主管情緒的中樞,能對人的情緒進行雙向調節
大腦聽覺中樞和痛覺中樞同在大腦顳葉,音樂刺激聽覺中樞對疼痛有交互遏制作用,同時音樂還能提高垂體腦啡呔的濃度,而腦啡呔能遏制疼痛,所以音樂有鎮痛的作用
音樂能改善大腦功能,協調大腦左右 半球,從而促進人的智力發展,所以常被用于兒童的早期智力開發,音樂能改善智力障礙兒童的能力,也廣泛用于特殊教育
心理學研究顯示,音樂能影響人格,能超越意識作用于無意識,因而在心理治療中有特殊功效,音樂活動是極有序的行為,有助于協調身心及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因此被廣泛應用于行為治療
情緒活動的中樞下丘腦、邊緣系統及腦干網狀結構與植物神經系統密切相關,也是人體內臟器官和內分泌腺體活動的控制者,情緒的緊張狀態能直接導致某些內臟器官的病變,而患身心疾病。音樂能調節人的情緒,所以能幫助治療某些心身疾病。
音樂治療的形式
音樂治療的形式分為集體治療和個體治療兩種。治療師根據治療的目的、病人的生理心理條件和治療的環境條件,選擇不同的治療形式
個體音樂治療是指一對一的治療形式,治療師和病人的關系是至關重要的,這決定治療的成敗。醫患關系應該建立在共情、理解、信任和支持的基礎上。就個體音樂治療的目的而言,適用較深層的心理分析與治療,它為病人提供了一個開放和暴露自己內心深處的情感和情結,甚至是隱私的安全環境。
二戰期間的美國醫院中,由于戰時環境惡劣、醫療條件艱苦,傷殘戰士的死亡率很高,有的醫生為受傷的戰士播放音樂,以驅散醫院死亡恐怖的空氣,結果傷員的情緒改變了,隨之傷口感染率減少了,死亡率也降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