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大學精神衛生中心是由香港李嘉誠先生捐建、我國優秀精神醫學家伍正誼教授主持創辦的集醫療、教學、科研于一體的精神衛生機構,擁有四個病區、1... [ 詳細 ]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醫院庫 > 汕頭大學醫學院精神衛生中心 > 醫院資訊 > 抑郁癥何以瞄準中學生
抑郁癥何以瞄準中學生
時間:2012-11-02 11:47來源:求醫網
近期專科門診,不時有家長帶著自己上初中、高中的孩子來診,訴孩子雖然學習十分認真、但成績大不如從前,人也變得郁郁寡言,少與別人接觸;以前熱衷的活動現在不感興趣了,并且容易發脾氣和疲勞,夜間失眠、白天焦慮不安等。這種狀態的診斷,就是抑郁癥(輕度)了。的確,有不少學生終日書不離手,舍不得花一點時間去參加文體活動,甚至吃飯、走路、上廁所都捧著一本書,課間10分鐘也舍不得休息。這種“惜時如金”的學習方法固然精神可嘉,但也常常事與愿違,用大量的時間去學習,可考試成績總不能理想。更為嚴重的是,如果成績不佳,壓力加重,可能發展成為抑郁癥,這種情況多見于青年人,尤其是中學的學生。對學習來說,要想成績好,除了自身的“天份”外,**具備如下三個條件:一是學習的計劃性;二是學習的節律性,科學用腦;三是保持一定的緊張性。反過來,學習缺乏計劃,用腦不科學,學習的緊張性過高或過低,學習效果都不好。長期如此,也會使大腦疲勞,進而出現不良的情緒反應。由于目前學生的升學競爭激烈,壓力較大,若針對激烈的學習競爭和繁重的課業負擔,片面地延長學習時間是不可取的。根據大腦的生理特點,大腦皮層不可能持續長時間處于興奮狀態,若這種興奮持續時間過長,大腦會不由自主地出現“自動休息”。這就是為什么學生在困難的作業面前過于持續的硬拼,絞盡腦汁,但至后來越是糊涂的原因。此時若作適當的休息,讓大腦輕松一下,回過頭來再學習,往往會“柳暗花明又一村”。所以應在保證單位時間內的學習前提下,才可考慮適當的延長學習時間。學習過程主要是記憶的過程,知識的積累需要記憶,記憶力的強弱,除了自身的智商、身體狀況、對所學知識是否感興趣等因素外,還應遵循識記規律去掌握一些記憶辦法,不要機械地連續去死記硬背,否則不僅所學知識記不住,反而使大腦皮層相應區域轉為遏制狀態,加之外來的各種壓力影響,久而久之就會出現抑郁的情緒。學習的過程保持一定的緊張度是必要的,有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由于目的性不強,學習松懈,三心二意,單位時間內學習效果必然就較差,并且容易產生疲勞。有些學生反映,只要一看書就頭暈,想睡覺,可見緊張度不高也是不行的。在當今的中學生學習、生活中,無論是激烈的升學競爭及各種考試、進入新的學習環境、功課壓力大、家庭作業多、家長期望高、師生和同學關系不協調等,都可成為學生神經系統負荷超重的因素,這些因素若不能正確處理,最終肯定會影響到學生的情緒,抑郁癥也會因此而“青睞”他們。所以,加強學生志趣、抱負、能力、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科學地學習、增強身體的鍛練,才能增強其心理的承受力,還孩子們一個“慰藍、燦爛”的心理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