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固醇膽結石_膽囊結石常識
時間:2012-03-15 11:32來源:求醫網
膽囊結石是世界人群的常見病多發病,歐美地區發病率為10—15%,我國膽囊結石的發病率較20世紀60年代有明顯增長。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膳食結構的改變,我國膽囊結石發病率在逐漸上升。就云、貴、川人群發病率調查為5%—7%。膽囊結石的分類是根據膽囊結石形成的分子病理機制分類,一般可分為兩大類:膽固醇膽囊結石和黑色色素膽囊結石。
我國90%以上的膽囊結石是膽固醇結石。膽固醇結石的成石原理是Small三角代謝理論被廣泛認同,即:
1、膽汁膽固醇過飽和;
2、膽固醇結晶析出;
3、在促核成因作用下聚集并逐漸形成結石。膽汁中膽固醇超過混合膽汁酸鹽和卵磷脂微膠粒的溶解范圍,是膽固醇結石形成的基本因素。
膽囊膽汁中的膽固醇過飽和來源于肝臟分泌膽固醇過多,超過膽汁酸和卵磷脂的分泌量。而膽囊動力減弱可歸因于膽囊粘膜吸收過飽和膽汁中的膽固醇,過多膽固醇使平滑肌細胞中纖維膜硬化,受體信號傳達減弱,膽汁排空延長,促使膽固醇晶體成核,而膽囊粘蛋白在成核中起主要作用。而膽固醇的過度飽和主要與日常飲食多愛好高脂肪高蛋白食物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