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炎與唇癌該如何鑒別
時間:2013-03-20 16:18來源:求醫網
唇癌指發生于唇紅黏膜的癌,主要出診為鱗狀的細胞癌,唇內側黏膜應屬頰黏膜癌,發生于唇部皮膚者應歸于皮膚癌,唇癌常發生于唇中外/間的唇紅緣部黏膜,早期為皰疹狀結痂的腫塊隨后出現火山潰瘍或菜花狀腫塊,以后腫瘤向周圍皮膚及黏膜擴散,同時向深部肌組織侵潤;晚期可波及口腔前庭及頜骨。
唇炎與唇癌的鑒別:
根據不同的類型,唇炎各有表現,但大都有唇腫脹、糜爛,有炎性滲出物,形成血痂或膿痂,疼痛、干燥等癥狀。 如:干燥性唇炎唇炎表現為唇紅部干燥、脫屑、皸裂。嚴重的表現為唇腫脹、糜爛,有炎性滲出物,形成血痂或膿痂,疼痛明顯,有灼熱感。嚴重的病人會出現高燒、肌肉關節疼痛、頭痛、咳嗽等癥狀,還會出現全身紅斑性水皰,水皰破裂后出現皮膚大面積脫落,稱為“中毒性表皮壞死松解癥”。 對于唇炎的治療,口服或在患處涂抹一些藥物一定的時間就能好轉。
唇癌癥狀比唇炎重得多, 并且病程長.很難治愈.有的還會有發熱的癥狀.
唇癌早期表現為表淺糜爛,或似慢性唇炎,并復以痂皮,輕微損傷即可導致出血,繼而出現硬塊,腫瘤呈菜花狀,周圍組織可有不同程度的浸潤,病變發展較慢,晚期可累及全下唇,頦部皮膚及下頜骨。唇癌頸淋巴結轉移較少,僅10%左右,可轉移到頦下和雙側頜下淋巴結,且多出現在晚期或復發的病例。
目前進行唇炎的治療,使用德勝門中醫院的中醫免疫平衡療法效果較好。
這種療法由醫院口腔黏膜專家組針對口腔粘膜疾病的病因、病理,潛心鉆研,攜手攻關,他們再次打破常規醫學定論,吸收藥典精華,不斷與國內中醫學界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研討,累積完成大量臨床實踐,以化腐生肌、養陰清毒、調理脾胃、扶正祛邪為治療原則。獨創了“中醫免疫平衡療法”。
這種療法集抗病毒、抗感染、提高免疫功能三重作用于一體的系列口腔黏膜疾病**方劑,對治療(口腔潰瘍、白塞氏病、口腔白斑、扁平苔癬、慢性唇炎、灼口、干燥綜合癥、咽炎等)口腔黏膜慢性疾病具有顯著療效。一經使用,既可在短時間內使上萬例長期遭病痛困擾的口腔疾病患者得到康復,各地患者紛紛來院求治。這里,德勝門中醫院等待廣大患者到院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