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疾病治療的五個誤區
時間:2012-07-17 15:44來源:求醫網
乳腺疾病治療的五大誤區務必警惕。武漢現代女子醫院婦科乳腺疾病專家介紹:乳腺疾病分為良性、交界性、惡性疾病三類。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脂肪的消耗量增加;一些激素類食品、垃圾食品的攝入量增加;晚婚少育,精神緊張,就業壓力的增加等因素促使乳腺疾病發病率居高不下。有一些對乳腺疾病不了解的患者盲從于所謂“專家意見”,在就診過程中出現多種誤區——
1、忽視乳房腫塊 半年長成乳腺癌晚期
25歲的小夏,去年檢查出一側乳房有一個1厘米的小腫塊。而此后的半年內,這個被她忽視的腫塊卻瘋長成為晚期乳癌。乳腺腫瘤是乳房的常見良性腫瘤,好發于性功能旺盛時期,好發于乳房的外上象限,約75%為單發,少數為多發。無自覺癥狀,常在無意或洗澡時發現,有如花生或棗核大小的、可活動的與皮膚無粘連、周邊光滑、界限清楚、較堅硬的腫物,一般無腋窩淋巴結腫大,伴有乳頭溢液,腫塊的大小與月經周期無影響。常發生于18至25歲的女性,乳房纖維腺瘤雖屬良性,但有惡變可能,故一旦發現,應立即采用安全級別較高的中藥品種進行治療,腫塊減輕后,應堅持鞏固一段時間,以排除惡性病變的可能。
2、職場女性應重視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是女性最常見的乳房疾病,其發病率占乳腺疾病的**。近些年來該病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年齡也越來越低齡化。據調查約有70%~80%的女性都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多見于25~45歲的女性。乳腺增生是一種結構不良的早期病變。以小葉增生最為常見。最突出特點是月經前3、4天發生或加重疼痛,月經結束疼痛明顯減輕或消失。
乳房疼痛還與情緒和勞累程度有關。一側或雙側乳腺出現間歇性脹痛,或有觸痛;腑窩、肩背部偶有酸脹感,但腋窩淋巴結無腫大。腫塊常為多發性,呈結節狀、條索狀、或扁平顆粒狀,大小不一,質韌而有囊性感,與皮膚和深層組織之間無粘連并可推動。偶伴有乳頭溢液,溢液可為黃色,黃綠色或為無色漿液性。
專家指出,當發現患有乳腺增生癥,知道乳腺增生的危害后,不要驚慌失措,首先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和平和的心態,其次要抓緊時間采用安全級別較高的產品進行治療,以防患于末然,使乳腺癌的發病率降到最低。
3、長期壓抑導致乳腺腫瘤
醫學家們通過大量臨床觀察發現,乳腺疾病與女性性生活有著非常重要的聯系,女性的性壓抑可以增加乳腺小葉增生與乳腺腫瘤的發病幾率。乳腺腫瘤是乳房的常見良性腫瘤,好發于性功能旺盛時期一般認為與雌激素作用活躍有密切關系,好發于乳房的外上象限,約75%為單發,少數為多發。常發生于18至25歲的女性。
最大特點是無自覺癥狀,常在無意或洗澡時發現,有如花生或棗核大小的、可活動的與皮膚無粘連、周邊光滑、界限清楚、較堅硬的腫物,一般無腋窩淋巴結腫大,不伴有乳頭溢液,腫塊的大小與月經周期無影響。乳房纖維腺瘤雖屬良性,但有惡變可能,故一旦發現,應立即采用安全級別較高的中藥品種進行治療,腫塊減輕后,應堅持鞏固一段時間,以排除惡性病變的可能。
4、發現乳房纖維瘤應立即治療
乳房纖維瘤是乳房的常見良性腫瘤,一般認為與雌激素作用活躍有密切關系,好發于性功能旺盛時期(18至25歲)。該病生長緩慢,腫塊呈球形或卵圓形,表面光滑,質地堅韌,邊界清楚,觸之有滑動感。本病好發于乳房外象限,約75%為單發,少數屬多發性(同時或不同時)。除出現腫塊外,病人通常無明顯主覺癥狀。腫塊增大速度較慢;捫之,質堅韌,邊界清楚,表面光滑,極易推動。月經周期對腫塊的大小并無影響。乳房纖維腺瘤雖屬良性,但有惡變可能,故一旦發現,應予采用安全級別較高的產品立即治療,治愈后應鞏固治療1-2療程,以排除惡性病變的可能。
5、哺乳媽媽的痛楚 乳腺炎
新媽媽要堅持母乳喂養寶寶,會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難,乳腺炎就是其中之一,產后1月內是乳腺炎高發期。乳腺炎癥咨詢
乳腺炎分為三類:
●急性乳房膿腫型:患者突然出現乳房痛及膿腫形成,部分病例膿腫可自行穿破、流膿。局部表現劇烈、急驟,但全身炎癥反應較輕,中度發熱或不發熱。少數病例白細胞增多不明顯。
●乳房腫塊型:逐漸出現乳房腫塊,微痛或無痛,皮膚無紅腫,腫塊邊界尚清楚,無發熱史。此型常被誤診為乳腺癌。
●慢性瘺管型:常有乳房反復炎癥及疼痛史,部分病例可有手術引流史。瘺管可與乳頭附近的輸入管相通,經久不愈,嚴重者多發瘺管及乳房變形,且常有反復流膿及乳房內或在瘺管周圍出現炎性腫塊。
國內中醫科學院專家指出:有相當多的患者對乳腺炎的危害重視程度不夠,遲遲不治療或只求緩解乳痛癥狀,而意識不到乳腺炎病的危害—即乳腺病長期遷延不愈,會發生癌變。從而不可逆轉,造成嚴重后果。
因此,一旦發現乳腺炎,應及時選擇安全性較高的產品進行治療,只有正確地看待疾病,才能做好疾病的康復保健,有效地防止乳腺癌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