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癥是種危害較大的精神疾病,發病人群廣泛,尤其是兒童患上之后,對于其今后的成長和心理健康影響極大,疾病早期很多家屬都沒有引起注意,隨著病情的發展,病人的癥狀會越來越明顯,如此一來對患者的威脅性就更大,因此,及時治療才較好。
單純型精神分裂癥大多發病于少年時期,所以又稱為兒童精神分裂癥。起病較緩慢、發病誘因不明顯,但據調查,部分患者可因軀體有病或精神受刺激等因素誘發,突然出現失眠、興奮、言語與行為明顯異常,少數會出現短暫意識不清并有片斷性幻覺妄想或呆著不動成為木僵狀態等。
單純型精神分裂癥最初不易被人發現,但是,一旦被懷疑有病時,病情往往已發展到比較嚴重的階段。就象前面那位母親一樣,當孩子出現呆坐,不言不語,懶散、情緒波動大等變化時并未引起注意,只是發展到出現打人、砸東西等過激行為時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發病早期會伴有頭痛頭昏、失眠、全身不適、注意力分散、記憶力下降、精神萎靡不振等。隨著病情的進一步發展,情緒極不穩定,出現憂郁、焦慮、恐懼的情緒,性格逐漸改變,變得孤獨、情感淡漠、不與人交往、對親人冷漠無情,欺侮比其小的孩子,不修邊幅,學習成績下降,散漫不羈、不守紀律。
單純型精神分裂癥的診斷標準:一、從無明顯的陽性精神病性癥狀。二、起病隱襲,緩慢發展,病程至少二年,并逐漸趨向衰退。三、符合精神分裂癥診斷標準第6項癥狀標準,以思維貧乏、情感淡漠、意志缺乏、社會性退縮等陰性癥狀為主更臨床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