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脈硬化(即“動脈粥樣硬化”)是目前最為常見的一種疾病,也是對人體健康危害最為嚴重的疾病之一。為了幫助大家了解動脈硬化,本文主要對動脈硬化的危害、征兆和防治做一些介紹。
動脈硬化的危害
許多人認為動脈硬化是中老年人患的疾病,年輕人不會患動脈硬化,其實,這種看法是片面的。動脈硬化一般起源于嬰幼兒時期,此時動脈內膜可出現脂點或脂紋,雖然不會立即發病。但卻埋下了禍根。隨著年齡的增長,年輕發病者逐漸增多,35歲左右進展最快,40歲以上的男性和絕經期后的婦女更為多見,60歲以上的人可以說都有不同程度的動脈硬化。
不少人認為,動脈硬化是一個“不痛不癢”的病,患了動脈硬化不必大驚小怪。為什么會有這種看法呢?這是因為人們患了動脈硬化之后,一般幾年甚至十幾年都不出現臨床癥狀,因此,動脈硬化也被醫學界稱為“靜悄悄的疾病”。其實,動脈硬化是一個“溫柔的殺手”。不一定哪天突然發作,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致人于死命,醫學上稱之為“猝死”。我國每年因動脈硬化性疾病而猝死者達54萬多。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是不重視動脈硬化的防治,聽任動脈硬化“自由發展”的結果。
動脈硬化的征兆
防治動脈硬化首先要了解它的發病征兆,但由于早、中期動脈硬化(包括某些晚期病例)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所以我們必須在日常生活中細察它的蛛絲馬跡。
1、從年齡看動脈硬化:35歲左右是動脈硬化的快速發展期,中年是動脈硬化的危險期,到了老年期人人都不會幸免。因此,不論是否查出動脈硬化,中老年人都應該主動做好動脈硬化的防治。
2、從某些相關疾病看動脈硬化:對于患有高血脂、高血壓、高血黏和糖耐量降低者,應該按動脈硬化進行治療。
3、出現下列情況應該想到動脈硬化:①經常感到疲勞、四肢乏力。②血脂測定發現膽固醇、甘油三酯升高。③經常感到頭昏、腦脹、記憶力下降。④出現不明原因的耳鳴、耳聾、眩暈等。⑤時有心慌、胸悶、憋氣、心口痛,此時,不僅可能已經患了動脈硬化。而且還要想到可能是冠心病、心絞痛發作。⑥不明原因的腿疼,走路時或夜間小腿容易抽筋。⑦下肢稍涼或輕度麻木,活動后易感疲乏。
動脈硬化的防治
當我們認識了動脈硬化的發病征兆后,就應該采取積極有效的防治措施,盡早做好動脈硬化的防治。
1、適當運動:參加一定的體力活動,對預防肥胖、鍛煉循環系統的功能和調整血脂代謝均有益,是預防動脈硬化的一項積極措施。體力活動應根據原來的身體狀況、體力活動習慣和心臟功能狀態來確定,以不過度增加心臟負擔和不引起不適感覺為原則。體育活動要循序漸進,不宜勉強做劇烈運動。提倡中老年人散步,每日1小時左右,可分次進行;也可做保健操,打太極拳等。
2、合理安排生活:應注意勞逸結合,防止過度勞累;避免情緒激動,保持心情愉快;生活要有規律,防止生活無度。
3、戒煙限酒:堅決戒除吸煙,可飲少量低度酒,以提高體內的高密度脂蛋白,有助于預防動脈硬化的發生。提倡每天喝茶,杜絕含糖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