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行該病的診斷過程中需與一些疾病相鑒別。該病常是全身動脈硬化的局部表現,故許多患者可合并其他重要器官的動脈硬化性病變,如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腦動脈硬化等。在病程中隨時有發生心肌梗塞、腦溢血或腦血栓形成等嚴重并發癥,預后較其他慢性動脈阻塞性疾病如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等差,如伴有糖尿病,預后也較差。
該病是一種器質性病變,至今尚無一種藥物能使病變動脈恢復彈性和再通。對于該病的治療,早期可以使用血管擴張藥,意在促進更多的側支循環形成,也可以輔助使用一些中藥,以緩解癥狀。
該病的治療,推薦細胞組織修復通脈療法
該技術充分運用傳統中醫醫學理論精髓,同時靈活結合現代科學診斷及高端醫療設備,根據西醫血流動力學原理進行介入治療,中醫應用“溫經散寒,益氣活血、化瘀通絡”的治療原理,通過介入技術的手段配合,達到活血化瘀、溶栓通絡、消除炎癥、修復瓣膜、再生血管,清熱解毒、利濕通脈的作用,不僅促進血管側支循環建立、改善血液黏稠度,還有促進血液循環、消融血栓等功效,使動靜脈血管暢通,幸免于殘廢、截肢之苦,效果顯著,中西醫結合不僅能夠運用中醫辯證論治整體調節,對復雜多變的證候施行總體調治;同時根據病變過程中各期的病理學特點和不同的病變類型,有針對性的應用西醫現代醫學有效的治療方法,緩解病情,減輕臟器組織的損壞,降低復發率和病殘率。達到標本兼治,迅速高效的目的。
對人類一生中起著重要支撐作用的兩條腿我們要倍加珍惜,要注意對該病防患于未然。因為動脈粥樣硬化是一種彌漫性病變,往往涉及腦、心、腎等重要器官的動脈供血,因此預防就顯得格外重要。
首先,患高血壓、高脂血癥、糖尿病者,應積極治療原發病。嚴密監視病情,切勿掉以輕心。肥胖患者應減輕體重;
其次,飲食要注意合理調節,防止脂質代謝紊亂和血膽固醇過高。中年以后應避免經常進食過多動物性脂肪及含膽固醇較高的食物。多吃含有豐富維生素的食物,如新鮮蔬菜、豆類、豆制品、植物油、各種水果等。盡量避免高脂肪飲食、高糖、不易消化及刺激性食物,飲食宜清淡;
第三,從年輕時就要注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經常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和體力勞動,平時可以做一些適當有規律的步行鍛煉,放棄吸煙、酗酒等不良嗜好;
第四,一旦罹患該病也不要驚慌,只要及時對癥治療就行。可進行適當運動,但走路步伐不宜過快,以免引起缺血癥狀發作。亦不能搬動重物。患肢要注意保溫,出現足部發涼時不可貿然用暖水袋暖腳或熱水泡腳,因為這樣會加重下肢缺血,使病情加重。平時患者的腳部應保持干燥清潔,勤剪趾甲,要穿合適的鞋襪,避免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