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關節疼痛的病人,常以為患了風濕性關節炎,于是自行服用抗風濕的中西藥消除病痛,也有人喝藥酒來除“風濕”,但往往事與愿違,服藥喝酒后疼痛反而加重。這是為什么?原來關節炎中有一種痛風性關節炎,起因在于體內嘌呤代謝障礙,引起血中尿酸增高,或者在關節中沉積導致關節損害繼而疼痛。由于一般人對它缺乏認識,甚至少數醫生警惕性也不高,以致長期誤診。
痛風多表現為關節疼痛和腎臟疾病,因此,極易誤診。如急性小關節腫痛與類風濕關節炎相似;反復發作的關節畸形類同于類風濕性關節畸形;部分病人發作的關節部位不同相像于游走性關節痛,常被誤診是風濕性關節炎;一些老年人常合并多種疾病,如骨質增生、骨質疏松等。雖然痛風痛起來如山倒,但就算不治療,一般也會在數天或數周內自動消失,所以“來去如風”。但絕不是說痛風能不治而愈,一次痛過之后,關節炎癥消除了,看上去和正常人一樣。但尿酸的結晶并沒有消失,幾次急性發作以后,結晶不斷沉積,慢慢地形成了結石一樣的“痛風石”,它會破壞周圍的軟組織和骨質,造成關節的長期性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