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由于類風濕性關節炎病程遷延,恢復緩慢,患者必須長期服藥治療,配合飲食調理不僅可以增加療效,而且可以彌補藥物治療的不足和遏制藥物的毒副反應,對該病的治療與康復十分有益。那么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需要注意什么原則呢?</p><p> 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食療的基本原則是:辨證配食,具體的治療方法是:“虛者補之,實者瀉之”,“寒者熱之,熱者寒之,溫者清之,涼者溫之”,也就是說在為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配膳時要根據病癥的陰陽、虛實、寒熱,分別給予不同的飲食治療。</p><p> 一般來說,對于風痹者宜用蔥、姜等辛溫發散之品;寒痹者宜用胡椒、干姜等溫熱之品,而禁忌生冷;濕痹者宜用苡米、黑豆等利濕之品;熱痹者一般濕熱之邪交織,藥膳要求清中能利,而不宜食用辛辣刺激之品。</p><p> 其次,在烹飪日常飲食時,為避免食物的有效成份被破壞,或使食物的性質發生改變,失去治療作用,一般不采用炸、烤、熬、爆等烹調方法,而多采取蒸、燉、煮、煲湯、酒浸、泡等方法,使烹飪的食物既美味可口,又使其保持藥性,且烹飪時以色拉油、玉米油、橄欖油、葵花子油和魚油為佳。</p><p> 再次,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日常飲食有合理有節制。因類風濕性關節炎病人,常見久病體虛,所以在進食時要守時、適量,不可暴飲暴食、饑餓失常。飲食應遵循高蛋白、中脂肪、低糖、高維生素、中熱量和低鹽的原則,少量多餐,少食刺激性食物,多味佳可口易消化的食物。且膳食中碳水化合物、蛋白和脂肪的比例以3:2:1為合適。此外,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的日常飲食應味佳可口、增強食欲的飯菜且以素食為主,可適量選食富含維生素E、C、A、B等豐富的蔬菜和水果,如蘿卜、豆芽、紫菜、洋蔥、海帶、木耳、干果及草莓、烏梅、香蕉,以及含水楊酸的西紅柿、橘柑、黃瓜等。病人在飯后也可食用蘋果、葡萄等水果,也可適當飲用一些不含任何添加劑的果汁等天然飲料。</p><p>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病情在恢復期間,要避免受潮、受寒冷等環境因素刺激,因這些不良的環境因素對關節、肌肉、神經等組織可誘發炎癥的產生,還要避免過度勞累,因過勞會刺激關節及周圍組織再度炎變,而導致病情的復發。再者可以適當增加戶外活動、鍛練,盡量避免長期臥床休息。如長期固定某一姿勢工作的患者,應注意在工間休息時變換一下姿勢。</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