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宮腔內的息肉樣腫塊,可能是有蒂的粘膜下肌瘤、子宮內膜息肉、子宮腺肌瘤樣息肉和惡性息肉(癌或肉瘤)。子宮內膜息肉形成的原因,可能與炎癥、內分泌紊亂,特別是雌激素水平過高有關。多數(shù)學者認為,息肉來自未成熟的子宮內膜,尤其是基底部。
子宮內膜息肉是一種良性病變,但它可發(fā)展為腺瘤樣增生,甚至癌變,故應提高警惕。子宮內膜受雌激素持續(xù)作用,發(fā)生基底層內膜局限性增生,慢慢向上生長突出子宮內膜表面,初起時基底寬,以后逐漸形成蒂即為息肉。息肉可單發(fā)或多發(fā),小者1~2毫米,大者可充滿宮腔。月經(jīng)期息肉周圍的內膜脫落,而息肉不脫落。
息肉惡變的病理診斷標準
應注意與子宮內膜腺癌呈息肉狀生長相鑒別。
(1)必須看到整個息肉的形態(tài)
(2)惡變限于息肉內
(3)息肉周圍的內膜無癌變。
子宮內膜息肉的治療
內膜息肉的治療以手術為主,進行息肉摘除,宮腔鏡子宮內膜切除術(TCRP)是單獨能夠看清息肉蒂自根部切除的方法。切除基底層可預防其持續(xù)存在及復發(fā)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