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防治的基本常識?我國是乙肝大國,慢性乙型肝炎在我國依然是威脅人民群眾的常見傳染病。很多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由于沒有很好地進行定期檢查,等來院就診是已經發展到了肝硬化甚至肝癌。如果這些患者知道在自己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早期就定期到醫院進行檢查,就有可能使很大的一部分患者不至于發展到肝硬化甚至肝癌。因為只有通過定期檢查才能發現哪些患者需要進行治療,哪些慢性攜帶者演變成慢性肝炎需要進行治療。那么肝病的致病因素有那些?該如何預防?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多長時間檢查一次?都檢查什么項目呢?
Q:肝病的致病因素有那些?該如何預防?
A:肝病常見的病因有:多種病毒感染、大量和長期喝酒;化學性或藥物性損傷;遺傳免疫性因素;各種理化因素等。正確認識導致肝病發生的因素,采取有效的針對性措施:接種肝炎疫苗預防病毒感染;不過度嗜酒;正確服用藥物;注意飲食衛生,防止輻射等,就可以有效地預防肝病發生。在我國,肝硬化、肝癌的主要病因是乙肝、丙肝和脂肪肝。所以,肝硬化、肝癌的預防,主要是積極預防和治療乙肝、丙肝和脂肪肝。
Q:乙肝病毒攜帶者應該定期檢查什么?
A: 感染了乙型肝病毒的患者,第一到醫院檢查應該進行全面的檢查。這些檢查包括肝病兩對半、乙型肝炎病毒的DNA、肝功能、甲胎蛋白、血常規和腹部B超。多久復查應該根據上一次的檢查結果決定下一次什么時間來做檢查和做什么內容的檢查。一般沒有什么問題,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健康攜帶狀態的患者半年到一年檢查一次就可以了。有問題的患者要求3個月檢查一次,尤其是針對甲胎蛋白升高而腹部B超或CT沒有發現腫瘤的患者應該3個月檢查一次。以上都是常規復查的時間,但是如果出現下面不適時,要及時來醫院就診復查。一是不明原因感覺渾身無力,容易疲乏休息后也沒有明顯緩解。有時候會出現肝區不適甚至疼痛,二是有消化道的癥狀,惡心、厭油膩、食欲下降、大便氣味臭穢或發粘。三是有時候可以發現自己(也可是別人發現)的皮膚和眼睛發黃,尿色如突然由清轉黃,或有明顯臭穢氣味。
Q:每一次檢查都查什么呢?
A: 很多人都以為到醫院就查乙型肝炎病毒的“兩對半”和肝功生化就可以了。甚至有的人只查“兩對半”。其實這都是不對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應該做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的復制指標(DNA)、肝病兩對半、甲胎蛋白(AFP)、肝纖維化指標、腹部B超、胃鏡檢查。因為肝臟的損傷有兩個方面的表現,一個是炎癥,可以從肝功能化驗上看出來,如果肝功能異常,就說明肝臟有炎癥,也就是可以說肝功能的異常說明肝臟有損害。另外一個是纖維化(嚴重時就是肝硬化),有時候從肝功能上面是看不出來的。只能從腹部B超、化驗血的纖維化指標甚至需要做肝組織活檢才能明確是否有肝損傷。以后復查檢查什么內容應該根據上一次的檢查結果來決定所要檢查的內容。但是每一次都應該檢查乙型肝炎病毒的復制指標(DNA)和肝功能及腹部B超。
Q:肝病會傳染嗎?
A:肝病是否傳染要分不同情況而論。酒精性肝病、藥物性肝炎不具傳染性,可以通過控制飲酒、科學用藥防止疾病發生。遺傳性肝病、肝臟代謝性疾病、肝臟血管性疾病等不具有傳染性。具有傳染性的主要病毒性肝炎,引起肝炎的病毒主要有甲、乙、丙、丁、戊五型。甲型和戊型肝炎病毒通過腸道傳染,乙、丙、丁型病毒性肝炎均通過血液傳播,少數也可因密切接觸病人的唾液、精液、乳汁等感染。
Q:如果意外接觸了乙肝病毒感染者的血液和體液,怎么辦?
A:建議按以下方法處理:1、立即檢查乙肝兩對半和肝功能,并在3個月和6個月內復查;2、如未接種過乙肝疫苗,或雖然接種過乙肝疫苗,但乙肝表面抗體水平不夠,應立即注射高效價乙肝免疫球蛋白,1個月和6個月后分別接種第二針和第三針;3、如已經接種過乙肝疫苗,且已知乙肝表面抗體水平足夠,可不進行特殊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