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三陽患者應重視定期檢查
在慢性
乙肝的傳統(tǒng)治療理念中,一直存在“乙肝‘小三陽’比‘大三陽’病情輕,‘小三陽’患者無需治療”的說法,專家提醒說,“小三陽”患者不意味著“脫離虎口”,這部分患者必須重視定期檢查,切不可因麻痹大意而給自身健康埋下隱患。
資料表明,近年來絕大多數(shù)“小三陽”無癥狀患者對
疾病的治療掉以輕心。事實上,與“大三陽”患者相比,這類肝炎的患者年齡偏大,肝臟的炎癥以及
肝硬化的程度更重,現(xiàn)有的治療方案復發(fā)率高,患者迫切需要更為有效的治療。對此,中華醫(yī)學會鄭重提出“小三陽無癥狀患者必須重視治療”的口號。
病人往往認為“小三陽”意味著疾病已經(jīng)得到控制,因而不去定期檢查和治療。然而,研究中發(fā)現(xiàn),“小三陽”只是表明病毒復制水平較低,病毒模板仍頑固地貯存在細胞核內(nèi),一旦條件適合就可以重新進入復制狀態(tài)轉變?yōu)椤按笕枴保徊糠盅鍖W檢測為“小三陽”的
肝病病毒攜帶者,并不意味平安無事,也有可能因為乙肝病毒發(fā)生基因變異(即病毒變異)而導致病情危重,因此需定期檢查。同時,由于肝臟內(nèi)炎癥活動一直在進行,有可能逐步形成肝纖維化、肝硬化甚至
肝癌。研究顯示,大約有40%的“小三陽”患者都會出現(xiàn)肝硬化。與會專家提出,“小三陽”的提法并不準確,準確的說法是慢性乙肝患者分為活動期和非活動期穩(wěn)定型
感染者,“小三陽”的患者也可能處在活動期,而活動期的“小三陽”患者必須接受治療。
因此對于患者而言,“小三陽”并不意味著可以高枕無憂,仍然需要密切“監(jiān)視”乙肝病毒的一舉一動,一旦有死灰復燃的跡象,一定要及時使用有效的藥物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