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大三陽的傳播途徑
乙肝是一種
傳染性
疾病,乙肝大三陽時期乙
肝病毒復(fù)制活躍,病毒傳染性更強。但乙肝大三陽并不是患者所理解的那樣,只要接觸就會
感染上的,而是具有其特定的傳播途徑:
一、母嬰傳播
(1)經(jīng)胎盤傳播:少見,此種傳播疫苗接種不能保護(hù)。
(2)分娩期傳播:絕大多數(shù)可因分娩過程中胎盤細(xì)微裂口,母血滲入胎兒血中,或胎兒吸入羊水,嬰兒接觸母親陰道分泌物等傳播。
(3)分娩后傳播:接觸母親唾液及母乳喂養(yǎng)。唾液及乳汁中均查到HBsAg和Dane顆粒(乙肝病毒),母乳喂養(yǎng)能否傳播意見不一,但HBsAg和HBeAg雙陽性母親不宜母乳喂養(yǎng)。
二、輸血,注射傳播為乙型肝炎的重要傳播途徑
(1)輸血及血制品傳播:獻(xiàn)血員HBsAg篩選后,此途徑傳播已明顯減少,但多次受血病人陽性率明顯高于一般人群。
(2)靜脈藥癮者HBsAg陽性明顯高于一般人群。針刺、紋身、割扎等亦可引起傳播。
(3)其它:反復(fù)驗血,多次注射,頻繁的侵襲性檢查和診斷措施等。
三、破損
粘膜傳播
(1)性傳播:精液和陰道分泌物中可找到HBsAg和Dane顆粒,可通過性傳播,因此乙肝為性傳播疾病之一。
(2)
口腔粘膜破損也可造成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