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腦癱給患者的身心帶來了很大的危害,只有盡早的治療才能避免小兒腦癱致殘的危險。盡早的發現病情才能,快速有效的治療疾病。它的初期癥狀您了解多少呢?
小兒腦癱可通過5種癥狀早期發現:
1、出生前、出生時及出生后,發現有腦癱的高危因素。如懷孕期感染、風疹、嚴重妊高癥,小兒出生時窒息,早產兒,嚴重黃疸,小兒出生后顱內出血等。
2、小兒出生后哺喂困難,如吸吮無力,哭聲弱或多哭,易受驚嚇。
3、過分安靜,主動運動少。
4、運動發育落后。如3個月到4個月大的小兒俯臥位不能豎頭或抬頭不穩,4個月仍不能用前臂支撐負重,扶站時以足尖著地或兩下肢過于挺直、交叉等。
5、經常出現異常的肌張力和異常的姿勢,如雙手屈指內收,雙拳緊握,前臂內旋,頭頸后仰等。
小兒腦癱通常表現出的特點:
一、膽量小
主要指痙攣型腦性癱瘓而言,由于患兒上運動神經元的高度興奮,在臨床出現膽量小,表現為稍有一點響聲患兒就相當緊張,身體稍有一點刺激就引起全身緊張。
二、依賴性強
①患兒由于膽量小,總覺得依賴物體才有安全感;
②由于家長怕驚嚇著孩子,從小經常抱著,過于嬌慣,使患兒慢慢地產生了依賴感。
三、睡眠少
由于上運動神經元的興奮,患兒一般情況都睡眠少,尤其在出生后的前幾個月較為明顯,睡眠時間短,因而家長要給患兒一個安靜的環境,讓他有充足的睡眠時間。因為痙攣越重,睡眠越少,所以一定讓患兒有足夠的睡眠時間,這樣痙攣就有所緩解,體質也會有所增強。
專家提醒,如家長發現小兒有上述癥狀,應立即到兒童醫院進行篩查診斷,必要時需進行智力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