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宮頸炎是婦科疾病中最常見的一種,多見于分娩、流產或手術損傷宮頸后,病原體侵入而引起感染,并由急性宮頸炎轉變而來。往往是急性宮頸炎治療不徹底,病原體隱居于宮頸粘膜內形成慢性炎癥。宮頸炎常見于育齡女性特別是中年女性,如果長期不愈,可導致宮頸糜爛、宮頸息肉、宮頸囊腫等,易造成宮頸癌等惡變。有數據表明,我國35%的女性患有宮頸炎,而在有過性經歷的女性中,60%以上患有宮頸疾病,宮頸炎正向著年輕化趨勢發展。宮頸炎分為急性、慢性宮頸炎兩種。急性宮頸炎常與伴隨急性陰道炎、急性子宮內膜炎同時存在,慢性宮頸炎則是白帶增多、黏稠,有血絲。
引發宮頸炎宮頸炎病因有哪些?
1、刺激性的損傷:宮頸炎的發生與性生活有關系,自然或人工流產、診斷性刮宮以及分娩都可造成子宮頸損傷而導致炎癥,成年女性應注意避孕,避免或減少人工流產手術,注意產后衛生,避免產后感染;
2、病原體感染:最常見的是葡萄球菌、大腸桿菌、鏈球菌、綠膿桿菌等引起的化膿性炎癥,病毒、滴蟲等都可引起子宮頸炎;
3、化學物質刺激:用某種酸性或堿性溶液沖洗陰道,或將栓劑放入陰道,都可引起宮頸炎。
專家提醒廣大女性:一定要積極預防宮頸炎,定期作婦科檢查,一旦檢查出患有宮頸炎,應立即到正規醫院接受專業科學的治療,以免貽誤較好治療時機,造成終生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