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半山癲癇病醫院,前身是創立于1927年的國民政府軍部隊醫院,后更改為南京半山醫院,1960年更名為南京半山醫院癲癇治療基地,目... [ 詳細 ]
醫院特色更多>
- 暫無內容
癲癇**療法診療學術報告會在衛生部召開
時間:2014-06-24 15:41來源:求醫網
2012年9月8日, E-神經元超導技術診療學術報告會暨癲癇治療新技術推廣啟動儀式在國家衛生部召開,本次大會由國家衛生部和健康大視野雜志社聯合主辦,海軍指揮學院南京半山醫院 E-神經元超導技術研發中心承辦。
海軍指揮學院南京半山醫院神經內科何木元教授發表學術報告和臨床總結報告
國家衛生部副部長孫隆椿、衛生部國內衛生產業協會副會長、國內中醫科學院學術管理處副處長、北京軍區總醫院博士、等領導出席此次學術報告會。海軍指揮學院南京半山醫院 E-神經元超導技術科研專家組重要成員何木元教授針對癲癇治療新技術“ E-神經元超導技術”發表重要言講并答記者問。
“ E-神經元超導技術”是由海軍指揮學院南京半山醫院 E-神經元超導技術科研專家組,歷經十余年科研攻關研制而成,亦是我國神經再生醫學領域研發重大成就,已經通過大量的臨床實例驗證,并獲得國家醫藥委員會的審批。由國家衛生部號召能在國內范圍內推廣應用,使更多的癲癇患兒受益,擺脫病痛折磨,溫暖更多的家庭。這正是此次大會召開的主詣。
癲癇疾病治療迫在眉睫
海軍指揮學院南京半山醫院 神經內科何木元教授在發表言講中指出,我國是癲癇患病人口大國,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現有癲癇患病人群約600萬,并且每年以4~6萬人的增長率新增,調查顯示癲癇發病率在1~5%。癲癇是在孕期和嬰幼兒生長期發生的一種病癥,發病機制較為復雜,臨床治療難度較大,發現不及時、治療方法不得當都將會導致患者終生攜帶。據統計,現今癲癇在基本生活需要支持方面列殘障的第三位,在致殘原因方面列第五位,癲癇已成為危害青少年健康的重大殘疾性疾病。因此,癲癇康復問題不僅僅是一個家庭所要面臨的問題,它亦是整個社會所應該面對和急待解決的重大問題。
眾所周知,癲癇兒童臨床表現為以姿勢與肌張力異常、肌無力、不自主運動和共濟失調等為特征,常伴有感覺、認知、交流、行為等障礙和繼發性骨骼肌肉異常,并可有癲癇發作。一旦兒童患上癲癇,則會影響正常身體發育、腦功能發育和肢體運動障礙等方方面面。研究證實,癲癇發病根源在于大腦內神經細胞受損,肌肉接受了受損大腦中樞神經傳遞的不正常命令而造成了肢體運動障礙等癥狀,僅這一項因素便直接增加了癲癇疾病治療的難度。
影響癲癇康復的三大因素
海軍指揮學院南京半山醫院神經內科何木元主任醫師會后答記者問
醫學研究表明:癲癇治療的關鍵就在于修復受損的腦神經細胞,并使處于休眠狀態的腦神經細胞得以激活,促進腦神經細胞的新陳代謝,這樣便能建立起完整的腦神經環路,從而使受控于腦中樞神經影響的不正常指令得以恢復。而實際上疾病固然存在的三大因素可直接影響到臨床治療結果:一、癲癇病源在于腦神經細胞受損,人體大腦神經細胞為不可再生組織,所以無法做到自源性修復;二、傳統藥物無法穿透“血腦屏障”進入腦內,無法直接修復受損腦神經細胞,也不能使休眠狀態的大量腦神經細胞激活來替代受損的神經細胞;三、手術治療的方式雖很多,但均起到治標不治本的療效,術后多易復發,且費用昂貴,風險性大。
生物技術攻克癲癇治療難題
2007諾貝爾生物醫學獎獲得者
生物技術是21世紀新型治療方式,2000年,美國保羅·格林加德、艾瑞克·坎德爾和瑞典阿爾維德·卡爾森三位醫學專家“發現神經系統中的信號傳導”獲得諾貝爾醫學獎;2001年,英國保羅·納斯爵士、蒂姆·亨特和美國利蘭·哈特韋爾“發現細胞周期的關鍵調節因子”榮獲諾貝爾醫學獎,自此之后,科研專家們對神經系統疾病的治療便進入了生物技術研發的時代。
2002年,海軍指揮學院南京半山醫院與英國卡迪夫大學建立合作關系,建成國際優秀水準的GMP高端無塵實驗室,由神經內科何木元教授和神經外科鮑艷春為首的科研專家組經過研究發現,人體最基本神經調節因子--神經因子通過體外培殖再移植患者體內,能夠達到替代和修復受損神經細胞的目的。由神經因子多向分化出的促神經生長因子、神經免疫調節因子和神經營養因子,還能夠提高發育中神經元和半凋亡神經細胞的成活率,并能促進神經纖維和樹突的生長及再生,重建大腦中樞神經系統網絡,從而使受到損傷腦中樞神經控制的運動、感覺、言語等功能得到全面改善。
癲癇治療話題是眾人所關注的熱點問題, E-神經元超導技術診療學術報告會暨癲癇治療新技術推廣啟動儀式,不僅吸引了業界的目光,更是吸引了CCTV、國內人民日報網、搜狐網等眾多媒體和社會人群的廣泛關注,這次大會的召開必將使更多的人了癲癇,了解到 E-神經元超導技術,隨著這一新型癲癇治療技術的推廣,我們相信將會有更多的癲癇患兒受益,從而獲得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