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底市中心醫院始建于1977年,前身為婁底地區人民醫院,是婁底單獨一所集醫療、科研、教學、預防與保健為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醫院占地1... [ 詳細 ]
湖南省人大代表、我院院長肖揚做客紅網嘉賓訪談室
時間:2013-02-22 09:38來源:求醫網
1月30日,湖南省人大代表、婁底市中心醫院院長肖揚做客紅網嘉賓訪談室,就加強合理用血監督考核、提高大眾無償獻血意識等問題與網友進行交流。
紅網長沙1月30日訊(記者 劉玉先 廖潔)近些年,血荒正不分血型、不分時間、不分地點在國內各地上演。
1月30日,湖南省人大代表、婁底市中心醫院院長肖揚做客紅網“實干2013”湖南兩會嘉賓訪談室,就加強合理用血監督考核、提高大眾無償獻血意識等問題與網友進行交流。
肖揚建議將無償獻血工作列入政府考核指標和文明單位考核指標,出臺相關激勵政策,將公民無償獻血納入到優秀公務員、優秀黨員、先進個人等的評選指標。
現狀:季節性血荒逐步變為常態化
當前,大學生、農民工和部隊官兵仍是無償獻血的主要群體,因此以往每到寒暑假便會出現季節性的血荒。
“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壽命的延長,大量原先限于經濟能力的患者開始尋求手術治療,一些用血大戶例如肝移植手術也廣泛開展。”肖揚說,目前僅一次肝移植就需要使用紅細胞9000毫升,按每個獻血者獻200毫升計算,相當于45個人的獻血量。
過去說供血緊張是指某一血型緊缺或者季節性供血緊張,現在看這一缺口有擴大的趨勢。以婁底為例,肖揚介紹,去年1—10月,婁底市無償獻血量為5.8噸,同比增長11.9%,但婁底每年臨床用血量則以15%的速度遞增,預計年采血量要達8噸才能保障全市臨床用血需要。
雖臨床供血緊張是世界性問題,即便在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的大城市也不時閃現,但是國內式血荒卻有其特殊的一面。“那就是我國民眾獻血率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肖揚介紹,目前婁底市人口獻血率僅0.45%,低于國內水平的0.9%和世界高收入國家的4.54%。
建議:無償獻血列入政府考核指標
很多地方獻血人群以流動性很強的學生和進城務工人員為主,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獻血比例明顯偏低,固定的常住人口獻血比例也不高,難以建立一支固定的無償獻血隊伍。
為此,肖揚建議將無償獻血工作列入政府考核指標和文明單位考核指標,出臺相關激勵政策,將公民無償獻血納入到優秀公務員、優秀黨員、先進個人等的評選指標。同時,加強督促檢查和情況通報,對未完成任務的單位和部門,在年終的政府績效考核中嚴格扣分并通過新聞媒體公布。
去年3月1日開始施行的《海南經濟特區公民無償獻血條例》規定,公民無償獻血后,可享受公休假兩日。這一條例的出臺,有效地解決了“血荒”問題。肖揚表示,湖南可根據自身情況,效仿其他省市好的經驗和做法,激發群眾無償獻血熱情。
提醒:獻血不會對健康產生影響
一項關于無償獻血的調查結果顯示,公眾之所以不愿意獻血,55.75%的受訪者認為獻血用血機制不透明,無償獻血可能被牟利。34.4%的受訪者認為獻血對身體不利,擔心采血不安全。
“血液的來源是免費的,但血液采集、分離、檢測、運輸、保存等成本卻必不可少。”肖揚解釋說,現今血液價格基本上國內統一,例如全血每單位定價為220元,而機采血小板每治療量則為1400元。
對于獻血可能使身體不利的問題,肖揚介紹,一個正常人他血液占身體重量的8%左右,也就是說一個健康的成人他的血量是可以達到4000—5000毫升的,這其中80%是在心臟和血管里面進行循環,20%在肝臟和脾臟儲存。
一個人每次獻血200—400毫升,只相當于他總量的5%—10%。在他失血后體內儲存的血很快就能補充,消失的水和無機鹽也將很快得到補充,丟失的血漿蛋白也將在一至兩天內由肝臟合成,因此定量的獻血對身體是有益無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