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中心人民醫院創立于1949年,2003年納入三峽大學教學醫院系列掛牌成立三峽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是一所集醫療、預防、保健、教學、科研于一... [ 詳細 ]
腔鏡經肛雙管齊下 微創保肛兩全齊美
時間:2012-10-24 20:40來源:求醫網
秭歸縣的宋大媽大便帶血4個多月了,一直當作痔瘡治療卻不見好轉,到市中心醫院一查竟是腫瘤作崇,而且這個腫瘤離肛門太近,常規手術治療就得連肛門一起切掉,在肚子上造口排便。就在宋大媽沮喪之際,市中心醫院醫生為她成功進行了全市首例微創超低位直腸癌保肛手術,不僅為宋大媽摘除了腫瘤,以后還可以正常排便,讓宋大媽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據該院結直腸肛門外科主任陳愛軍介紹,58歲的宋大媽4個月前開始出現大便帶血的癥狀,在當地檢查發現肛門上有一腫塊,便當作痔瘡進行治療,卻總不見好,癥狀還越來越嚴重,于是宋大媽便趕到市中心醫院進行檢查。醫生給宋大媽進行了腸鏡檢查,發現宋大媽的直腸上有一核桃大小的腫瘤,經過病理檢查被確診為直腸癌,而且由于腫瘤距離肛緣只有4厘米,按常規要切除它就要連同肛門一起切掉,并在腹部造口排便。這一結果猶如晴天霹靂,宋大媽不禁淚如雨下。
了解到宋大媽的情況,陳愛軍主任立即組織全科醫生對宋大媽的情況進行了討論,最后決定為宋大媽實施腹腔鏡結合經肛提肌間分離超低位直腸癌保肛手術。陳主任說,以往的直腸癌治療手術不僅要切掉患者的肛門在腹部造口,還會在患者的腹部留下較大的切口,患者痛苦較大,術后造口護理也比較麻煩,容易感染,也給患者的日常生活和人際交往帶來不便,造成較大的心理負擔。而腹腔鏡結合經肛提肌間分離超低位直腸癌保肛手術只在患者的肚皮上開一個1厘米左右的切口,還保住了患者的肛門和正常排便功能,**限度的提高了患者術后的生活質量,但由于對技術要求太高,在國內范圍開展甚少,在宜昌尚屬首例。
宋大媽與家人商議后,決定接受這項手術。經過充分的術前準備,上周醫生為宋大媽實施了手術。醫生們雙管齊下,通過腹腔鏡和肛門旁的隧道式切口將病變的腸管切除,再將正常的直腸與肛門吻合,僅用了3個小時便成功完成手術。術后宋大媽恢復良好,第二天便可以下床活動,現在已可以正常排便,準備接受進一步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