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婦幼保健院創建于1947年,是我國建院時間最早的省級婦幼保健機構之一,擔負... [ 詳細 ]
冷靜處置兇險型前置胎盤
時間:2012-10-26 20:15來源:求醫網
當日上午9時30分,孕婦在完善術前各項準備后被護送入手術室。開腹后,暴露于醫生眼前的子宮下段肌層已經完全缺口,僅存一層薄薄的子宮漿膜,漿膜下面是血管迂回的紫藍色胎盤組織,其中凸出子宮外的胎盤組織約18×9×6cm大小。繼續小心翼翼地扒開腹壁切口,暴露的子宮下段如一顆跳動的心臟,手術中稍有不慎,怒張的胎盤血管極有可能破裂大出血。于是,選擇避開下段胎盤組織,做古典式剖宮產。胎兒娩出后探查胎盤,發現胎盤完全植入子宮肌層中,行胎盤剝離大出血風險非常高,并可能嚴重危及產婦生命。手術醫生在征得產婦及家屬同意后,果斷決定不剝離胎盤,直接行子宮次全切除術。手術很順利,切下子宮后統計出血量約1600ml。產婦術中及術后生命體征平穩,安全度過手術難關。
這是一例典型的兇險型前置胎盤病例。“兇險型前置胎盤”一詞最早由國外學者Chattopadbyay提出,其含義指上次為剖宮產,此次妊娠為前置胎盤者?熏胎盤植入占30%-50%?熏稱之為兇險型前置胎盤,出血量一般在3000-5000ml。近年來隨著剖宮產率增加,兇險型前置胎盤發病率也增加。因其病例較少,目前臨床認識較淺,一旦發生則嚴重威脅孕產婦生命。過去此病的死亡率高達80%,近年來,隨著剖宮產手術技術和產科危重癥搶救技術的提高,其死亡率雖然已得到控制,但是還徘徊在20%上下。
對于兇險型前置胎盤的治療,國內外一些醫院開始采用介入治療方法。即在剖宮產手術前,就行雙側子宮動脈或髂內動脈插管,手術中一旦需要,則立即做子宮動脈或髂內動脈栓塞,可明顯減少出血量,降低手術風險,還有希望保全一些產婦子宮。但介入治療也有它的局限性,一是側枝循環的建立有再出血風險;二是介入治療存在并發癥風險。基于以上原因,介入治療在治療兇險型前置胎盤時,仍需要大量循證醫學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