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人民醫院,亦名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江蘇省紅十字醫院。其前身是1936年成立的江蘇省立醫政學院附設診療所,至今已有70多年的歷史... [ 詳細 ]
出停診公告更多>
近期停診信息
耳鼻喉科:林子萍 2015-07-04至2015-07-04 上午 專家 停診, 由趙曉埝替診
耳鼻喉科:喬宗海 2015-07-04至2015-07-04 上午 專家 停診
耳鼻喉科:許萬云 2015-07-02至2015-07-02 上午 專家 停診
感染內科:李爽 2015-07-03至2015-07-03 上午 專家 停診, 由劉寧替診
感染內科:劉寧 2015-07-06至2015-07-06 上午 專家 停診, 由李爽替診
感染內科:孫南雄 2015-07-02至2015-07-02 下午 專家 停診
脊柱外科:任永信 2015-07-03至2015-07-03 下午 專家 停診, 由蔡衛華替診
口腔科:宋冬生 2015-07-03至2015-07-03 下午 專家 停診, 由卜壽山替診
泌尿外科:韓志堅 2015-07-04至2015-07-04 上午 專家 停診, 由秦超替診
泌尿外科:張煒(大) 2015-07-07至2015-07-07 上午 專家 停診
泌尿外科:張煒(小) 2015-07-02至2015-07-02 上午 專家 停診
泌尿外科:張煒(小) 2015-07-02至2015-07-02 下午 專家 停診
內分泌科:王曉東 2015-07-02至2015-07-02 上午 專家 停診
內分泌科:王曉東 2015-07-09至2015-07-09 上午 專家 停診
皮膚性病科:范衛新 2015-07-02至2015-07-02 下午 專家 停診, 由夏濟平替診
普外科:沈美萍 2015-07-02至2015-07-02 下午 專家 停診
神經內科:董海蓉 2015-07-04至2015-07-04 下午 專家 停診
神經內科:印衛兵 2015-07-03至2015-07-03 下午 專家 停診
神經內科:張磊 2015-07-03至2015-07-03 上午 專家 停診
腎內科:俞香寶 2015-07-02至2015-07-02 上午 專家 停診, 由鄒淑循替診
心血管內科:桂鳴 2015-07-08至2015-07-08 上午 專家 停診
心血管內科:桂鳴 2015-07-08至2015-07-08 下午 專家 停診
心血管內科:盛燕輝 2015-07-02至2015-07-02 下午 專家 停診
心血管內科:周蕾 2015-07-07至2015-07-07 下午 專家 停診
腫瘤科:仇金榮 2015-07-08至2015-07-08 下午 專家 停診, 由王蓉替診
腫瘤科:王蓉 2015-07-08至2015-07-08 上午 專家 停診, 由仇金榮替診
近期加診信息
創傷骨科:呂天潤 2015-07-04至2015-07-04 上午 專家 加診
泌尿外科:韓志堅 2015-07-03至2015-07-03 下午 專家 加診
內分泌科:馬向華 2015-07-03至2015-07-03 下午 專家 加診
內分泌科:孫敏 2015-07-04至2015-07-04 上午 專家 加診
心血管內科:張鳳祥 2015-07-04至2015-07-04 上午 專家 加診
醫院特色更多>
- 暫無內容
"走基層新春特別報道":迎新春,聽新生兒第一聲啼哭
時間:2013-02-20 10:17來源:求醫網
龍尾蛇首,趕在新春即將到來之際,記者2月6日走進江蘇省婦幼保健院待產室。
上午8:10,47歲的助產師吳江平正跟同事交接班。產房13位助產師“三班倒”,她這兩天上晚班,從5日下午17:00一直忙到6日上午8點,忙了一夜的她看上去頗為疲倦。
8:15,又一位產婦被送進待產室。吳江平本能地快步走過去詢問情況。“張玲,28歲,16床,符合順產條件,破水入院。38周,足月。”這時候,接班助產師諸玉芳也來了,兩人安排護士對張玲進行觀察。11點,張玲上產床;14點,胎心監護儀顯示:胎心出現異常。醫生和助產師會診后發現,產婦各項體征遠離順產條件,胎兒心跳減緩,經家屬和本人同意后決定進行剖腹產。隨著一聲響亮的啼哭打破產房的寂靜,母子平安!
吳江平在護士的配合下,嫻熟地剪臍帶、止臍帶血、稱體重、按腳印,將新生兒用棉布裹好,并在他左手臂套上棉布手環,上寫“16床張玲之子”。另一位護士核對孩子身份后,在他的右手臂也套上同樣的手環,“防止滑落,雙保險。”
一切都停當了,吳江平小心翼翼地將新生兒抱近手術臺。“來,看看孩子!男孩,6斤3兩,貼下臉哦。”“親吻式貼臉”后,疲倦的年輕母親臉龐上,露出初為人母的幸福與感動;新生兒則在均勻的呼吸中,開始了與這個世界空氣的自然“對話”。
6日15:35,待產室又來了一位37歲的產婦劉雁。47歲的產房護士長吳曉琳了解到:她和丈夫都是獨生子女,已有一個6歲孩子,這是生第二胎;38周,足月;產婦有妊娠糖尿病,符合順產條件。在吳曉琳的幫助下,劉雁坐上粉色“導樂球”,深呼吸以緩解疼痛。
19時許,劉雁疼痛加劇,上產床。19:40,她沒有之前那么淡定了,忍不住大聲喊叫。 下轉A8版
上接A1版 吳曉琳教她使用拉馬澤呼吸減痛法:“你很棒,加油!宮縮調整,使用腹壓,兩腿蹬住,調整呼吸……對……再休息下……”劉雁迅速掌握要領,20分鐘后順利產下一個健康的**。“哇!”大家都松了口氣。新生兒評分10分,滿分!
“新生兒哭,我們就笑!這第一聲啼哭,是我們**的欣慰。”吳曉琳享受地聽著這啼哭聲,“一上班就神經高度緊張,因為母子(女)安全都在大家的責任里,這樣的高度緊張一直要持續到退休那天。”
作為母親,吳曉琳很能體會產婦的心情。“助產師一定要和產婦建立良好的信任和互動。比如,要明確和實時告訴她產程的細節,幫她樹立信心、感受到被關注;要給予專業指導,有的產婦精疲力竭時輕聲提醒一句‘再延遲,寶寶會缺氧啊’,產婦真就不知道哪來的勁,動作完全到位地一用力就OK!所以說,母愛很偉大!”吳曉琳笑著說。
產房門口,常常圍攏著一些焦灼等待的準父親。妻子送進產房前,他們會握緊拳頭助勁,“加油,老婆!”“別害怕啊!”或者很沒有底氣地安慰忐忑的產婦和自己,“沒事兒,很快地!”他們來回踱步、不停搓手,想和別的準父親交流,又想獨自冷靜一會,不知道站著好還是坐著好。他們恨不能將耳朵豎得老高,只為第一時間接收到自己骨肉呱呱墜地的第一聲響亮啼哭!
“也有的準爸爸太過緊張,護士轉身去看別的產婦,他就喊‘我老婆疼了!我老婆疼了!’有時候產婦疼得直叫,她丈夫也在一旁跟著喊,產房簡直炸了鍋了。還有的丈夫暈血,在產房暈倒,有的會痛哭流涕……”助產師耿琴坦言,挺理解這些激動的準爸爸們,有時也會擠出時間安慰一下。
夜里,是分娩最集中的時段;產房門口,也是初為人父者狂喜之情的爆發地。“噢!”2月6日21:10,產房門口傳來一位新父親的歡呼:“老婆,你是我家的大功臣!”“老婆你辛苦了!我愛你!”“肉麻”的話語,不時從平素不愛表達的男人嘴里自然地蹦達出來!
2月6日,蛇年春節即將到來,產房里的忙碌與平時沒啥兩樣。新生命的到來,給新年增添了更多歡喜。“平均每個月助產150個新生兒,26年就是 46800多個。”47歲的吳曉琳盡管迎接了那么多新生命,但對每一個生命的到來仍充滿新鮮感。23:16,一對久婚未育、不再年輕的夫婦迎來試管嬰兒的出生,他們看著孩子,相擁喜極而泣。看到這一幕,連軸忙碌的助產師們,也露出欣慰的燦爛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