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是一所以器官移植、急救醫學、耳鼻喉科學為特色,融醫療、教學、科研、預防為一體的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是天津市三... [ 詳細 ]
奉獻不言苦 追求無止境——記消化科張秋寅
時間:2012-10-31 18:46來源:求醫網
一次,感染科病房收治了一名90歲高齡的發熱患者,該患者已有三次因為突發寒顫高熱住院治療,血常規化驗顯示白細胞數值明顯增高,查體無明顯異常,給予抗生素后體溫立刻降至正常,但出院后很快又發生同樣癥狀再次住院,為此科室組織相關內科專業進行會診。經過詳細了解病史,張秋寅同志大膽提出自己見解認為是膽石癥高熱,但有的主任提出患者有膽囊切除病史,而且并無黃疸表現認為不支持此診斷。但張秋寅憑卵自己消化科的醫療經驗,提出患者進行膽管核磁水共振成像檢查,最終的結果確實證實了張秋寅的診斷,在患者僅存的很短的膽管內顯示出泥沙狀的膽石影像,而且幾天后患者即表現除了黃疸癥狀,患者的疾病得到了明確診斷,醫生患者都非常高興,然而新的問題又擺在的他的面前,面對這位90歲年紀的患者,下一步該如何治療呢,保守治療就意味著患者隨時可能因為膽石移動變化造成梗阻引起高熱寒顫,為患者的心肺功能都會造成很大影響。采取積極的醫療介入,對患者也是一個生與死的考驗。經過反復思考和主任商量,最終他們決定挑戰自我為患者實行經胰十二指腸鏡取石術,為此他邀請心臟科、麻醉科認真研究,制定詳細的實施方案和應急措施,終于經過四個小時的努力,他和主任將患者安全地送回了病房,在放射線下的四個小時已讓他感到非常疲勞,但他沒有回家休息,卻守在患者身旁觀察引流液的顏色和計量,經常詢問患者的體溫,監測患者的化驗指標。同事和家屬都勸他去休息,他卻說只有確定患者沒有并發癥出現才能安心離開。一天過去了,患者進食少量流質了;兩天過去了,患者引流液變清亮并下床室內活動了;五天過去了,患者正常進食也沒有梗阻現象發生……每一個變化每一個成績都讓張秋寅和家屬無比振奮,經過兩周的修養這位老人終于康復出院了,張秋寅醫生的高尚醫德和精湛醫術至今仍讓這位老人和家屬念念不忘。
作為一年輕的共產黨員,他不怕辛勞付出。汶川地震、玉樹地震、支援甘肅,他都主動請纓,由于學科安排需要,張秋寅沒能參加一線的救援,但他以特殊黨費的形式向災區捐款,為災區重建貢獻自己的力量。前不久,我院又接到了支援非洲醫療工作的任務,誰都知道援非工作條件艱苦,面對著氣候、生活、文化等方面的不同,給援非人員帶來很大的壓力,但當張秋寅知道援非醫療隊需要一名消化科醫生時,他義不容辭地第一個報名。他說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要顧大局,要服從組織決定,要通過自己的努力,讓非洲人民體會到國內人民的友誼、體會到國內先進的醫療技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