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第三人民醫院始建于1962年,原為南通市傳染病醫院,現已發展成為一所集醫、教、研于一體的具有顯著專科特色的綜合性醫院,是江蘇省衛生廳... [ 詳細 ]
“影像南通”鏡頭搖向我院首例肝移植病人
時間:2012-10-31 19:56來源:求醫網
為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南通電視臺近期專門拍攝制作一檔欄目《影像南通》,重點展示南通改革開放以來經濟與社會發展成就和城市建設新面貌。日前,攝制組將鏡頭搖向我院首例肝移植病人陳蘭輝,時為ICU負責人的李剛主任以及參與陳蘭輝手術的蔡衛華副院長也應記者要求接受了采訪。
在啟東匯龍鎮,當記者一行見到陳蘭輝的時候,她正含飴弄孫,而當她看到來人,迎面走向記者們的時候,步履輕捷、笑聲爽朗,絲毫看不出來是一位曾經做過肝移植這樣大手術的人。
電視臺記者對陳蘭輝一頭黑發心生好奇,便問起一同前往回訪的李剛主任。李主任說因為當時提供的肝源非常年輕、非常好,所以陳蘭輝氣色、血色都顯得特別好,當年的花白頭發變成今日的一頭黑發,也與這不無關系。
說起當年經歷,陳蘭輝說不盡感激。
“當年我已經進了鬼門關,是三院人把我從死路上拉了回來!那時家境不好,陳松副院長他們給我免掉了不少費用,要是換不成肝,我哪能有今天?三院人的恩情我到死也忘不了!”
蔡衛華副院長回憶說:“當時我擔當取肝、修肝的任務。在修肝1小時里特別精細,肝臟上下、靜脈分支都需修,該扎的要扎牢,此外,清理附屬組織要做到沒有一點創傷。”
手術在2002年5月24日如期進行。
15時30分,患者入手術室;16時30分,與供肝組電話聯系,確認供肝正常、良好,開始動刀分離病肝;21時22分,供肝平安到達手術室,修肝去除供肝周圍粘連體,纖維組織進行修整;22時10分,吻合供肝下腔靜脈,吻合門靜脈,吻合肝動脈,吻膽道;25日零時30分,金黃色的膽汁緩緩流出,新肝發揮正常功能……
資料表明,因監護不當引發的肝移植術后死亡率達30%,而陳蘭輝心、肺、腎等多器官功能衰竭,更是險象環生。從5月25日到30日的幾天里,監護室主任李剛夜以繼日地守在患者身旁,前4天,他連續96個小時沒有休息,而陳蘭輝在監護室里100天,李剛愣是有90天沒有回家。回憶起那段日子,李剛說:“100天里,每天都好像在走鋼絲。”
這是蘇中蘇北地區市級醫院的首例肝移植手術。
自此,南通三院一發不可收,迄今為止,32例肝移植手術例例成功,患者成活率更是達到了幾乎100%。
或許,如此漂亮的答卷,只有肯下功夫的三院人能交得出來。(奕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