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中心醫院與攀枝花同齡,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及社區衛生服務為一體的國家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占地114畝,... [ 詳細 ]
市中心醫院優化軟環境 加強優質護理服務工作
時間:2012-11-02 20:44來源:求醫網
為貫徹落實攀枝花市衛生局《2012年推廣優質護理服務工作方案》精神,結合“三好一滿意”活動及優化軟環境工作,我院以加強護理內涵建設和提高技術水平為核心,扎實推進優質護理服務,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安全、優質、滿意的護理服務。
制定實施方案,落實責任,扎實開展工作,建立長效機制
作為一把手工程,“院優質護理服務工程活動”領導小組高度重視,張汝林院長明確指出:作為攀西區域性醫療中心,全院要提高認識,落實責任,溝通協作,將優質護理服務積極、穩妥、長期進行下去,提升醫院的整體服務能力。分管院長黃元、張月輝等多次專題調研優質護理服務工程活動開展情況,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有力地促進工程活動的推進。
制定《2012推廣優質護理服務工作實施方案》,并整理成細則,明確實施要點,檢查方法、責任部門及責任人,確保措施有效落實。
科學配置護士人力 加強規范新護士培訓
護理部合理引導護士流動,盡力保證一線護士配備。每年逐步批量招收護理人員,尤其2012年新增護士100名,創歷年新高。現全院護士近600人,大專及以上學歷占95%,爭取護士床位比逐年提升至達標。
2007年起院內每年開辦“護士規范化培訓班”,對學員進行為期一年系統化、規范化培訓。采取基礎知識、技能由護理教研室集中培訓與專科知識、技能由臨床科室培訓相結合方式,每名規培護士輪轉3-4個科室。注重思想品德、工作能力、工作態度、勞動紀律等方面綜合考核,使之培養成為一名能以患者為中心,尊重關心愛護患者,技能過關,能履行護理崗位職責的合格護士。現已完成五期規培班護士培養,共200余人。今年招收第六期100名規培學員正在培訓中。
推行首問負責制 減少杜絕投訴
自2010年優質護理服務活動啟動,即開始全院推行“首問負責制”:“對病人(家屬)提出的問題、要求或咨詢,首次接待的護士應及時做好回應,幫助解決,若自己不能解決的,需向病人(家屬)做好交代,或與其它同事或部門做好交接(聯系),防止互相推諉和無人管理的情況”。通過設立監督(投訴)電話、護理服務意見箱(薄),接受患者及家屬的監督,同時提高護士自律性,護理投訴顯著下降,患者滿意度提高,紛紛通過口頭、電話、書面、來訪等形式表揚護士。
建立專項監督機制 充分發揮護理部—大科—病房三級管理作用
將優質護理服務列入護理質量目標管理考核工作中,護理部經常深入病房,與病人和家屬面對面交談,耐心傾聽,詢問意見及建議,積極整改,并現場查看護士工作具體落實情況,進行效果評價,對存在問題提出整改建議。優質護理服務專項巡檢組按《優質護理服務活動專項巡查評分表》每季度全院督導,科護士長每月抽查,病區每周不定期檢查。不斷總結改進,提高護理質量。護士長例會通報檢查結果及患者滿意度調查情況。
探索激勵機制 穩定護理隊伍
為適應醫療衛生改革新形勢,結合優質護理服務工程及等級醫院護理績效考核要求,在醫院一次分配基礎上,擬定《護理人員超時勞務獎科室二次分配方案》,院長辦公會審議批準執行。“方案”主要向臨床一線、夜班、管理骨干、技術骨干傾斜。體現科學合理、同工同酬、工效掛鉤,兼顧公平的分配原則。每季度評選前三名的病區授予科室“優質護理服務流動紅旗”,并予一定**。病區每季度評選一名服務明星,科內表揚**,并上報護理部備案。護理部組織年度“優質護理服務明星”評選,“5.12”護士節予以全院表彰**。以上舉措充分調動了臨床護士積極性,目前我院無護士因分配問題離職。
自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工作以來,在領導高度重視,各部門大力支持配合及護理人員自身努力下,基礎護理質量、服務態度、服務能力大大提高,護理質量持續改進,患者滿意度提高,示范病房達98%,其它病房93%。專科護理質量提升。特別是通過糖尿病、造口/傷口、急診急救、靜療專科護理組多年工作開展,培養了一批院內專科護理人員,病人切實得到了專業化護理。2010年四川省優質護理服務考核ICU病房被評為省優秀病房。風濕綜合內科護士長榮獲省個人榮譽稱號。
制定實施方案,落實責任,扎實開展工作,建立長效機制
作為一把手工程,“院優質護理服務工程活動”領導小組高度重視,張汝林院長明確指出:作為攀西區域性醫療中心,全院要提高認識,落實責任,溝通協作,將優質護理服務積極、穩妥、長期進行下去,提升醫院的整體服務能力。分管院長黃元、張月輝等多次專題調研優質護理服務工程活動開展情況,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有力地促進工程活動的推進。
制定《2012推廣優質護理服務工作實施方案》,并整理成細則,明確實施要點,檢查方法、責任部門及責任人,確保措施有效落實。
科學配置護士人力 加強規范新護士培訓
護理部合理引導護士流動,盡力保證一線護士配備。每年逐步批量招收護理人員,尤其2012年新增護士100名,創歷年新高。現全院護士近600人,大專及以上學歷占95%,爭取護士床位比逐年提升至達標。
2007年起院內每年開辦“護士規范化培訓班”,對學員進行為期一年系統化、規范化培訓。采取基礎知識、技能由護理教研室集中培訓與專科知識、技能由臨床科室培訓相結合方式,每名規培護士輪轉3-4個科室。注重思想品德、工作能力、工作態度、勞動紀律等方面綜合考核,使之培養成為一名能以患者為中心,尊重關心愛護患者,技能過關,能履行護理崗位職責的合格護士。現已完成五期規培班護士培養,共200余人。今年招收第六期100名規培學員正在培訓中。
推行首問負責制 減少杜絕投訴
自2010年優質護理服務活動啟動,即開始全院推行“首問負責制”:“對病人(家屬)提出的問題、要求或咨詢,首次接待的護士應及時做好回應,幫助解決,若自己不能解決的,需向病人(家屬)做好交代,或與其它同事或部門做好交接(聯系),防止互相推諉和無人管理的情況”。通過設立監督(投訴)電話、護理服務意見箱(薄),接受患者及家屬的監督,同時提高護士自律性,護理投訴顯著下降,患者滿意度提高,紛紛通過口頭、電話、書面、來訪等形式表揚護士。
建立專項監督機制 充分發揮護理部—大科—病房三級管理作用
將優質護理服務列入護理質量目標管理考核工作中,護理部經常深入病房,與病人和家屬面對面交談,耐心傾聽,詢問意見及建議,積極整改,并現場查看護士工作具體落實情況,進行效果評價,對存在問題提出整改建議。優質護理服務專項巡檢組按《優質護理服務活動專項巡查評分表》每季度全院督導,科護士長每月抽查,病區每周不定期檢查。不斷總結改進,提高護理質量。護士長例會通報檢查結果及患者滿意度調查情況。
探索激勵機制 穩定護理隊伍
為適應醫療衛生改革新形勢,結合優質護理服務工程及等級醫院護理績效考核要求,在醫院一次分配基礎上,擬定《護理人員超時勞務獎科室二次分配方案》,院長辦公會審議批準執行。“方案”主要向臨床一線、夜班、管理骨干、技術骨干傾斜。體現科學合理、同工同酬、工效掛鉤,兼顧公平的分配原則。每季度評選前三名的病區授予科室“優質護理服務流動紅旗”,并予一定**。病區每季度評選一名服務明星,科內表揚**,并上報護理部備案。護理部組織年度“優質護理服務明星”評選,“5.12”護士節予以全院表彰**。以上舉措充分調動了臨床護士積極性,目前我院無護士因分配問題離職。
自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工作以來,在領導高度重視,各部門大力支持配合及護理人員自身努力下,基礎護理質量、服務態度、服務能力大大提高,護理質量持續改進,患者滿意度提高,示范病房達98%,其它病房93%。專科護理質量提升。特別是通過糖尿病、造口/傷口、急診急救、靜療專科護理組多年工作開展,培養了一批院內專科護理人員,病人切實得到了專業化護理。2010年四川省優質護理服務考核ICU病房被評為省優秀病房。風濕綜合內科護士長榮獲省個人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