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北方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始建于1951年,前身為宣化市人民醫院、張家口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為... [ 詳細 ]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醫院庫 > 河北北方學院附屬第二醫院 > 醫院動態 > 淺談急重癥患者心理護理
淺談急重癥患者心理護理
時間:2012-11-03 14:21來源:求醫網
急重癥患者是指那些發病急、病情重因而需要緊急搶救的患者。過去有種錯誤的觀點,認為急重癥患者病勢危急,護士的任務就是以較好的技術和**的速度搶救患者,無需實施心理護理。近十年來,隨著搶救護理科學的形成和發展,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對急重癥患者也同樣需要進行心理護理。因為急重癥患者不是面臨生命威脅就是遭受軀體傷殘,心理正處于高度應激狀態。此時,如果進行良好的心理護理,就會緩和其緊張情緒,有助于轉危為安。否則,如果在患者心理上高度緊張之時,再加上搶救時的種種劣性刺激,就會加重病情,甚至造成嚴重后果。
1 臨床資料
本組120例均為我院住院的急重癥患者,年齡20~70歲;文化程度:小學6例,中學78例,大專以上36例。其中,急腹癥20例,腦血管意外38例,外傷62例。
2 心理特點
急重癥患者的心理活動是復雜的,多種多樣的。瞬間襲來的天災、人禍或惡性事故等超常的緊張刺激,可以摧毀一個人的自我應對機制,出現心理異常,易于產生瀕死感。恐怖、悲哀、失助、絕望等消極情緒往往可以加速患者的死亡。病情不同、年齡不同、社會文化背景不同、經濟條件不同等也對患者的心理活動有影響。因此,護士要善于具體分析每個急重癥患者的心理狀態,以便有針對性地做好心理護理。
針對急重癥患者焦慮恐懼、緊張不安的情緒,護士只有通過與患者及其家屬之間的交流,深入了解患者的心理癥結所在,才能有的放矢地做好對患者的心理護理。舒緩患者的情緒,減輕患者身心痛苦,創造較好身心狀態的需要,也是促進護患間理解與支持,提高治療、護理效果的需要。
3 臨床護理
由于急重癥患者的主導心理活動是恐懼,因此,心理護理的中心任務是增強患者的安全感。
3.1 使患者有親切感 急重癥患者大都求醫心切,一旦進入醫院,頓有絕路逢生之感。這時,護士應當做到緊張而又熱情地接診,親切而又耐心地詢問,悉心體貼關懷周到,使患者感到在危難之時遇到了救命的親人。這種護患關系,對搶救過程能否順利進行有極大的影響,直接影響搶救和治療效果。
3.2 使患者有信任感 護士嫻熟的醫療操作技術和嚴謹的工作作風,不僅是贏得時間使患者轉危為安的保證,同時對患者來說又是心照不宣的支持、鼓舞和依靠力量,使患者感到可信、可敬,從而獲得安全感。
3.3 使患者有安全感 護士的醫德和技術是患者獲得安全感的基礎。為了幫助患者緩解心理沖突,減輕精神痛苦,調動患者的積極情緒,護士對患者要高度同情,發揚人道主義精神,周到、熱情、謹慎地服務于患者。運用護理心理學知識,了解患者、家屬的不同心態。通過安慰、鼓勵、解釋、疏導,使患者減輕精神壓力,消除疑慮,增強戰勝疾病恢復健康的信心。消除思想顧慮與緊張狀態,還應針對每個患者的具體情況做好心理疏導工作,減輕他們心理上的壓力。對急重癥患者,無論預后如何,原則上都應給予肯定性的保證、支持和鼓勵,盡量避免消極的暗示,尤其是來自家屬、病友方面地消極暗示,使患者能夠身心放松,感到安全。
總之,做好急重癥患者的心理護理,**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使患者產生安全感、信任感和舒適感。要全方面的觀察了解其心理,及早發現患者的心理異常,做好說服、解釋工作,使患者的心理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