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創建于1964年,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康復、保健于一體的大型綜合性中醫醫院,為國內首批三級甲等中醫醫院、示范中醫醫院和首批廣東省中醫名院,2010年廣州亞運會定點醫院。先后榮獲“廣東省文明單位”、“國內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國內職業道德先進單位”等稱號。19..." />
網站首頁 | 男科 | 婦科 | 腫瘤 | 神經 | 肛腸 | 皮膚病 | 肝病 | 骨科 | 心血管 | 耳鼻喉 | 整形 | 腎病 | 眼科 | 性病 | 風濕科

登錄|注冊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醫院庫 >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 醫院動態 > 我院院外中醫藥名家、經典臨床研究所客座教授聘任儀式暨“學經典、做臨床”專題講座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創建于1964年,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康復、保健于一體的大型綜合性中醫醫院,為國內首批三級甲等中醫醫院、示... [ 詳細 ]

  • 【類型】三級甲等 / 中西醫結合醫院
  • 【電話】020-36591912
  • 【網址】www.gztcm.com.cn
  • 【地址】國內廣州機場路16號大院

出停診公告更多>

暫無出診、停診詳情公告,以當天值班醫生為準

醫院特色更多>

  • 暫無內容

我院院外中醫藥名家、經典臨床研究所客座教授聘任儀式暨“學經典、做臨床”專題講座

時間:2012-11-03 13:26來源:求醫網

  人才是發展的根本,招賢納士是我們提升競爭力的重要舉措。我院將于2012年8月16日聘任七位院外中醫藥名家、客座教授并開展“學經典,做臨床”專題講座。此舉不僅促進我院學術交流,推動經典臨床研究所進一步發展,而且有利于我院人才培養工作師資的豐富與完善,擴大人才培養的規模。

  日程安排表

  內容日期時間主講人內容/演講題目地點

  聘任2012年8月16日上午8:30—9:00聘任儀式七樓會議室

  講

  座9:00—12:00馮世綸六經來自八綱七樓會議室

  下午14:30—17:30劉觀濤從“中醫師承”談“十大課題”項目操作七樓會議室

  2012年8月17日上午8:00—10:00高建忠從張仲景到李東垣:明辨外感內傷,拓展經方應用七樓會議室

  10:10—12:30張英棟經方學用體會七樓會議室

  下午14:30—17:30劉方柏我的中醫師承之路與“重急奇頑證”治療七樓會議室

  座談會晚上19:00—21:00劉方柏

  馮世綸

  劉觀濤

  張英棟

  高建忠座談會住院中心樓十三樓小會議室

  查

  房2012年8月16日上午9:00—12:00劉方柏查房帶教腦病科

  下午15:00—17:00張英棟查房帶教皮膚科

  2012年8月17日上午8:00—10:30馮世綸

  劉觀濤查房帶教內分泌科

  下午15:00—17:00高建忠查房帶教風濕病科

  歡迎全院醫護人員、研究生、進修生、實習生參加。

  (到場聽講座者均獲得繼續教育II類學分0.5分)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第一臨床醫學院

  廣州中醫藥大學經典臨床研究所

  附:院外中醫藥名家、客座教授簡介

  馮世綸(衛生部中日友好醫院主任醫師、教授)

  先后任職于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東直門醫院、衛生部中日友好醫院、武警北京市總隊第三醫院。多年來一直從事中醫的臨床、科研、教學工作,尤其重視中醫的繼承和發揚工作,先后師承于胡希恕等老中醫,尤其受胡希恕學術思想影響而專注于經方研究,整理總結了經方大師胡希恕先生經方研究成果,并考證了經方理論體系的形成,率先提出《傷寒論》屬中醫獨特的經方理論體系,發表了“《傷寒雜病論》是怎樣撰成的”等論文,出版學術專著《經方傳真(胡希恕經方理論與實踐)》、《胡希恕傷寒論通俗講話》(以上為國內中醫藥出版社出版)、《國內湯液經方—傷寒雜病論傳真》、《胡希恕講傷寒雜病論》、《胡希恕病位類方解》、《馮世倫經方臨床帶教實錄》(以上為人民軍醫出版社出版)、《解讀伊尹湯液經》(以上為學苑出版社出版)等專著。用經方治療內、婦、兒、外、皮膚科等病,藥簡而效彰。曾獲國家和部級**。

  劉方柏(四川省樂山市中醫醫院主任中醫師)

  主任中醫師、國內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導師、國內優秀科技工作者、四川省干部保健特聘專家、燕山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客座教授。

  長期致力于仲景學說和疑難病證研究。累計診療病人50多萬,其中大量疑難急重患者,具有用純中醫手段救治急重病癥的豐富經驗。

  著有《劉方柏重急奇頑證治實》《劉方柏臨證百方大解密》等專著,參編專著10余部,發表論文80余篇。

  現供職于四川省樂山市中醫醫院

  余國俊(四川樂山市人民醫院主任醫師)

  四川樂山市人民醫院主任醫師,四川省名中醫。師承現代經方大師江爾遜。

  1985年,在四川樂山市人民醫院協助創辦“江爾遜高徒班”。既參加學習,又是助手,負責高徒班的行政事務,并參與教學。“江爾遜高徒班”屬于不授學位的研究生教育性質。學制為三年,公開招生。教學方法是:臨床上跟師門診和會診,隨時隨地一點一滴地記錄老師的臨床經驗,并獨立地開展驗證;重大或疑難問題由老師答疑,針對學員知識結構的薄弱環節進行輔導或講座。

  主要學術特色為“三結合”:治療疑難病癥,講求辨病與辯證相結合,辨病證與辨體質相結合,辨證論治與專方專藥相結合,反復驗證和篩選高效方藥。發表中醫學術文章百余篇,出版中醫專著三部,參編醫著十余部。代表著作:《中醫師承實錄》、《我的中醫之路》(國內中醫藥出版社)。

  劉觀濤(國內中醫藥出版社第五編輯室主任)

  國內中醫藥出版社第五編輯室(中醫臨床專著)主任,《中醫師承學堂》叢書主編。著有中醫專著《方證相對:傷寒辨證論治五步》,擔任國內經方論壇(中華中醫藥學會主辦)“中醫臨床課題組”組長,負責“國內中醫師承十大課題”的統籌、開題、出版。

  學術研究方向為:

  個人學術研究方向為:

  一、**紀錄的“中醫師承”教育

  通過中醫出版平臺,打造“中醫師承教育”叢書,以期打造“一所沒有圍墻的大學”。圍繞著“經典+臨床”的主題,**做好中醫師承的記錄、還原,并把單一信息量的圖書出版,擴展為信息量倍增的“圖書、音視頻、互動論壇、學術會議、師承帶教”的多媒體互動教育平臺。

  二、辯證知機的“傷寒雜病論”教程

  對《傷寒雜病論》的臨床研究,倡導“回歸本證”,即將傳統教材的六經“變證”、“疑似證”乃至“兼夾證”,全部回歸、統一到“本證”,如被劃為太陽病疑似證的十棗湯證,可直接回歸本證:“水在里(結實)”的陽明病本證;將“六經辨證”、“臟腑經絡辯證”與執簡馭繁的“病性病位辯證[病性(虛實、寒熱、氣血津液)+病位(表里、上下、臟腑經絡)]進行銜接,彌補了傷寒教材實際存在的“六經缺陷論”(如實寒在里、虛熱在里等病機在傳統傷寒教材難以對應六經本證),搭建起外感與內傷、“中醫骨干教材”與“傷寒金匱課程”之間的橋梁。

  張磊(“孔伯華名家研究室”副主任)

  北京中醫管理局薪火傳承3+3項目“孔伯華名家研究室”副主任、醫師。行醫20年間,絕大多數以經方治病愈人。對于傷寒各家學派均有涉獵,并以臨床進行實證。從2006年開始,與國內中醫藥出版社《中醫新課堂》叢書、《中醫名家師承全紀錄》合作,推出“師承教育”三個新模式:一、推出“連續不間斷、完整不刪節”的“臨床現場完全實錄”,相當于讓讀者“親自待診抄方,感受真實現場”;二、推出連續數年不間斷的“門診帶教講記”,奉獻原汁原味的師承實錄。三、與醫學研究機構合作進行“疑難病癥會診”,并“針對各類疑問細節”或其它互動問題,進行逐一詳細解答。

  高建忠(山西中醫學院附屬醫院副主任醫師)

  高建忠,山西中醫學院附屬醫院副主任醫師。

  學術上,精研張仲景、李東垣學說,主張中醫回歸傳統,用傳統的思維去解讀、運用和發展中醫。對待經方,主張明辨外感內傷,拓展臨床應用。

  臨床上,善用經方,“霸道法”治急病、大病。私淑東垣,“王道法”治慢病、難病。

  在《國內中醫藥報》發表文章100多篇。近半年來在《國內中醫藥報》開設專欄“讀方與用方”,現連載80余期。

  專著有《臨證傳心與診余靜思——從張仲景到李東垣》、《讀方思考與用方體會》,由國內中醫藥出版社出版

  張英棟(山西中醫學院附屬山西中西醫結合醫院副主任醫師)

  張英棟,男,現年38歲,副主任醫師。學術上主張人定應天,要自覺地參考歷史氣候背景的變遷,診斷要用純中醫思路,治療要識大中醫概念,治療需“不離于藥不止于藥”,系統治療才能達到真正的治人目標。臨證喜用經方,主張應用經方應該尊重《傷寒論》構建的理論框架,以理識方,以理識癥,厘清標本的層次,見癥察機,辨機用藥。面對西醫學為主流的時代背景,認為中醫發展的策略可以是“著眼于大,著手于小”,尋找突破口,將中醫優勢做大、做強、做實,步步推進,尋找客觀指標(如汗),讓西醫、民眾對于中醫在特定病種上的優勢口服心服。按照此策略,選取銀屑病作為第一個“抓手”,以《傷寒論》理法為指導,將經方和經方的后世延伸用于銀屑病治療,強調可驅邪時首驅邪,給邪以出路,同時關注氣機的調達和正氣的恢復,以“汗”為指歸,獲得了較好的療效和理論上的**闡釋,這為向下一個目標推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著有《銀屑病經方治療心法:我對“給邪出路”的臨證探索》(國內中藥醫藥出版社)。

  附:“國內中醫師承十大課題”(2010——2012年度)

  課題一、“外感法仲景、內傷法東垣”臨床整合 負責人:高建忠 2010年底完成

  2010年11月出版《臨證傳心與診余靜思——叢張仲景到李東垣》(國內中醫藥出版社)

  課題二、《方劑學》教材全部方劑之“六經辨證” 負責人:鮑艷舉 2010年底完成

  2011年7月出版《經方時方“六經辨證”應用案解——<方劑學>教材全部方劑之六經解析與名醫案解》(國內中醫藥出版社)

  [備注:傷寒金匱全部方劑之六經分類,已由馮世綸教授完成,2008年出版《經方傳真(修訂版)》(國內中醫藥出版社)]

  課題三、完全以“病機”而非“病名”分類解析名醫醫案 負責人:劉觀濤 2011年底完成

  2011年9月出版《疑難病辨治回憶錄——熊繼柏臨證醫案實錄2》(國內中醫藥出版社)

  [備注:傷寒論全部條文之六經與病機分類,已由劉觀濤完成,2009年2月出版《方證相對真:傷寒辨證論治五步》(國內中醫藥出版社)]

  課題四、常見病癥“全病機”辨證(橫六經,縱病機)負責人:鮑艷舉 2011年底完成

  2012年2月出版《常見病抓主證與辨方證》(國內中醫藥出版社)

  課題五、“經方少兒班”教學實驗 負責人:劉觀濤 2011年底完成

  2012年4月出版《中醫入門——一部傷寒醫天下》(國內中醫藥出版社)

  課題六、常見方證的病機分析與使用指征 負責人:高建忠 2011年底完成

  2012年6月出版《讀方思考與用方體會》(國內中醫藥出版社)

  [備注:對此課題,劉觀濤邀請國內范圍的名老中醫,進行獨立撰述,目前有李士懋教授、劉方柏教授、關慶增教授紛紛獨立撰寫此類“臨床家辨證指南”系列]

  課題七、皮膚病之六經辨證 負責人:歐陽衛權 2010年底完成

  專著已經完成,正在出版之中(國內中醫藥出版社出版)

  課題八、銀屑病之六經辨證 負責人:張英棟 2012年底完成

  2012年6月出版《銀屑病經方治療心法——我對“給邪出路”的臨證探索》(國內中醫藥出版社)

  課題九、中醫模擬診室——名醫醫案獨立解析與評分多媒體系統負責人:張廣中 2012年底完成

  課題十、經方統攝中醫教程:高等中醫院校教改新模式 負責人:高建忠張英棟 2012年底完成


如果您有關于“我院院外中醫藥名家、經典臨床研究所客”的問題,點擊這里

主站蜘蛛池模板: 蜜桃臀av高潮无码| 91在线老王精品免费播放| 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99在线精品免费视频| 成人免费视频观看无遮挡| 久久久久女人精品毛片九一| 棉袜足j吐奶视频| 亚洲性图第一页| 永久在线观看www免费视频| 免费一级毛片在线视频观看| 美国发布站精品视频| 国产一区风间由美在线观看| 韩国伦理电影我妻子的秘密|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丝袜高跟鞋| 182tv午夜线路一线路二| 国模无码视频一区| 99这里只精品热在线获取| 奷小罗莉在线观看国产| 一级午夜免费视频| 成人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精品视频| 日本19禁啪啪无遮挡免费动图| 久久国产乱子免费精品|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久久电影www成人网| 日韩高清在线中文字带字幕| 亚洲va在线va天堂va手机| 欧美三级一级片|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中文| 欧美三级黄视频| 亚洲人成毛片线播放| 欧美人与动性xxxxx杂性| 亚洲成无码人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国产精品| 亚洲日韩在线视频|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自拍| 亚洲日本久久一区二区va| 欧美激情xxxx性bbbb| 亚洲字幕在线观看| 欧美天天综合色影久久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