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總占地面積近5萬平方米,編制床位600張。設有臨床科室31個,醫技科室15個。下設1個社區醫療中心,9個社區... [ 詳細 ]
醫院總占地面積近5萬平方米,編制床位600張。設有臨床科室31個,醫技科室15個。下設1個社區醫療中心,9個社區衛生服務站。總投資1.5億元,建筑面積近3萬平方米的新醫療大樓正在穩步建設,將于2011年10月投入使用,它的建成將進一步優化醫院的醫療環境,為患者提供..." />
醫院總占地面積近5萬平方米,編制床位600張。設有臨床科室31個,醫技科室15個。下設1個社區醫療中心,9個社區... [ 詳細 ]
暫無內容
時間:2012-11-06 09:37來源:求醫網
1.臨床醫師和輸血工作人員應嚴格掌握臨床輸血癥,遵守醫院《用血審批制度》,正確應用成熟的臨床輸血技術和血液保護技術,包括成分輸血和自體輸血。
2.確定需要輸血后,經治醫師應認真填寫《臨床輸血申請單》和交叉配血單等相關單據。
3.決定輸血治療前,經治醫師應向患者及家屬交代輸注同種異體血可能產生輸血不良反應和經血傳播的疾病,征得患者或家屬同意后,在《輸血治療知情同意書》上簽字。《輸血治療知情同意書》項目**填寫齊全,無家屬簽字或無自主意識患者的緊急輸血,應報醫院職能部門或主管部門同意備案,并記入病歷。
4.輸血前患者**進行輸血前九項檢查,緊急情況下,在輸血前應先抽取檢查用血樣并在知情同意書上注明“血已抽,結果待回報”字樣。
5.年滿18-55周歲需要輸血的患者,由經治醫師和輸血科工作人員向患者及親屬宣傳無償獻血和互助獻血。
6.術前自身儲血由輸血科負責儲血,經治醫師負責輸血過程的醫療監護。手術室內的自身輸血包括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釋、術中自體血回輸及術中控制性低血壓等醫療技術,由麻醉科醫師負責實施。
7.確定輸血后,醫護人員持《臨床輸血申請單》和貼好標簽的試管,當面核對患者姓名、性別、年齡、病案號、病室/門急診、床號、血型和診斷,采集交叉配血的血樣。
8.由醫護人員將受血者血樣與《臨床輸血申請單》、《交叉配血單》,送交輸血科,雙方進行逐項核對并登記簽字。
9.受血者配血實驗的血標本**是輸血前3天之內的。
10. 輸血科要逐項核對輸血申請單、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樣,復查受血者和供血者ABO血型(正、反定型),并常規檢查患者Rh(D)血型(急診搶救患者緊急輸血時Rh(D)檢查可 (除外),正確無誤后可交叉配血。
11. 兩人值班時,交叉配血實驗由兩人互相核對;一人值班時,操作完成后自己復核,填寫配血實驗結果。
12.配血合格后,由醫護人員到輸血科取血。
13. 取血與發血的雙方**共同查對患者姓名、性別、病案號、病室/門急診、床號、血型血液有效期及配血實驗結果,以及保存血的外觀等,準確無誤雙方共同簽字后方可發血。
14. 血液發出后不得退回。
15. 輸血前由兩名醫護人員共同核對輸血記錄單及血袋標簽各項內容,檢查血袋有無破損滲漏,血液顏色是否正常,準確無誤后方可輸血。
16. 輸血前由兩名醫護人員帶病歷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對患者姓名、性別、年齡、病案號、床號、血型等,確認與輸血記錄單相符,再次核對血液后,用符合標準的輸血器進行輸血。
17.取回的血應盡快輸用,不得自行儲血。輸血前將血袋輕輕混勻,避免劇烈震蕩。血液內不得加入其他藥物。
18. 輸血前后用靜脈注射生理鹽水沖洗輸血管道。連續輸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時,前一袋血輸盡后,用靜脈注射生理鹽水沖洗輸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繼續輸注。
19. 輸血過程應先慢后快,根據病情和年齡調整輸血速度,并嚴格觀察受血者有無輸血不良反應,如出現異常情況應及時采取措施:
19.1.減慢或停止輸血,用靜脈注射生理鹽水維持靜脈通路。
19.2.立即通知醫師和輸血科,及時檢查、治療和搶救,查找原因,并做好記錄。
19.3.對懷疑是由輸血引起的異常情況而引起醫療事故爭議時,應保護好現場,報輸血科及醫務部,并請供血單位派人到現場與患方共同封存血液。
20. 輸血完畢,醫護人員對出現輸血不良反應的應填寫《輸血不良反應回報單》3份,病歷、輸血科、 血液中心各1份。輸血科報醫務部。
21. 輸血完畢后,醫護人員將輸血記錄單入病歷,并將血袋送回輸血科,至少保存1天。
22. 如在工作當中遇到本制度未列入的內容請參照衛生部頒布的《臨床輸血技術規范》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