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第二人民醫院位于港閘區通揚河畔、國內近代工業發源地——唐閘,建院于1958年5月,前身為南通市工人醫院,現已發展為一所集醫療、保健、教學... [ 詳細 ]
“十二五規劃建議” 勾勒醫藥行業未來發展藍圖
時間:2012-11-07 15:42來源:求醫網
生意社10月22日訊 剛剛閉幕的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全會認為,“十二五”時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未來五年間,政府將更加注重經濟質量的提高,同時推動區域發展、產業結構調整及經濟社會改革等方面的多項政策措施“破繭”,從而協調推進各領域改革。
全會提出,未來五年國內發展**秉承“五個堅持”,即堅持把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堅持把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支撐,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堅持把改革開放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強大動力。
與此同時,國內政府網公布的《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指出,現階段將重點培育和發展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等七大新興產業,到2015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力爭達到8%左右。
國內醫藥企業管理協會會長于明德表示,生物醫藥是生物產業的核心部分,生物產業被列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這說明生物醫藥、生物產業符合我國經濟發展的長遠方向。未來五年,醫藥行業將沿著抓好傳統產業升級和產品標準升級、占領生物制藥制高點這兩個戰略方向發展。
于明德表示,在“十二五”期間,我國醫藥產業發展有可能出現四大變化:創新能力有突破性進展,有望出現25個真正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藥;制劑國際化進程有明顯突破,將有100家制藥企業有望通過歐美日認證,20余個制劑產品銷往歐美日市場;藥品質量保障體系空前加強,全行業4000多家制藥企業全部達到新版GMP標準,其中100家企業有望躋身歐美日主流市場,與跨國藥企同臺競技;一些先導企業實現產業轉型,它們將在堅持傳統制造的同時,逐步實現向單克隆抗體、疫苗等生物技術藥品生產轉變。
國內化學制藥工業協會副會長潘廣成表示,2009年底我國醫藥工業產值超過萬億元,按每年20%的增長速度計算,“十二五”末我國醫藥工業總產值有望達到3萬億元。在化學制藥領域,產業結構會有較大調整,企業將成為科技創新的主體;原料藥生產更追求環保,企業著力防治污染;制劑生產注重新劑型、新技術的開發和使用,更多產品走入國際市場。
國內醫藥商業協會副會長王錦霞也認為,此次會議提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問題。與以往所強調的“經濟增長方式”相比,經濟發展方式不僅包含著經濟增長的速度和規模等內容,還包括社會環境、市場環境、政策環境等更豐富的內涵。“包容性增長”強調所有勞動者,包括企業都能實現公平參與、競爭均等。這意味著在未來醫藥商業的發展中,公司無論其規模大小,都能獲得均等的發展機會。在市場競爭中,所有的公司都能平等參與、公平競爭,而非依靠行政力量形成壟斷。這與企業兼并重組、做大做強并不矛盾。
也有企業人士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未來五年,政府力圖實現“民富”,這對企業而言就是 “減負”。輕裝上陣,企業乃至行業均能獲得長足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