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石化醫院是一所集醫療、科研、數學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醫院轄屬中心醫院、勝利醫院和五個門診部??傉嫉孛娣e90290平方米,建筑面積6800... [ 詳細 ]
衛生部辦公廳關于2012年各地加強醫藥費用控制有關情況的通報
時間:2012-11-07 21:31來源:求醫網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局:
控制醫藥費用增長(以下簡稱“控費”)是“十二五”期間推進公立醫院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國務院印發的《“十二五”期間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劃暨實施方案》(國發〔2012〕11號)和衛生部、國務院醫改辦等五部門印發的《關于做好2012年公立醫院改革工作的通知》(衛醫管發〔2012〕53號),都對做好控費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今年以來,各地結合實際,認真按照醫改要求,在“控整體、抓源頭、管終端”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F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一、控制醫藥費用增長情況
(一)控整體,優化醫療資源結構布局,提高醫療服務體系效率。各地在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能力建設的同時,探索采取托管、建立醫療集團(聯合體)、院辦院管等方式,在醫院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之間建立相對緊密的分工協作機制,逐步構建分級診療、雙向轉診的就醫格局,降低醫療費用。如江蘇鎮江市組建醫療集團,促進醫療資源下沉;武漢市第五醫院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人、財、物等統一管理和調配,建立“直管”的緊密型分工協作模式,提升區域醫療服務整體水平和績效。
(二)抓源頭,降低醫療服務要素成本。一是建立健全藥品和耗材集中招標采購制度。充分利用現代化物流手段,提高配送效率,降低流通環節成本。同時嚴肅查處醫藥購銷領域的不正之風。二是鼓勵優先使用基本藥物和適宜技術。鼓勵遴選國產優質藥品和器材,取代進口產品,降低費用。山東省對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基本藥物配備使用的范圍、比例、采購配送等提出明確要求,促使公立醫院優先配備使用基本藥物。三是嚴格大型醫療設備準入和二、三類醫療技術臨床應用準入管理,重點加強對高風險、高費用技術的準入管理。江蘇、上海等地加強對心血管疾病介入診療、腫瘤治療、關節置換等技術準入,從源頭上保障質量安全,同時避免不合理使用。
(三)管終端,控制單體醫療機構醫藥費用。在外部監管方面,各部門通力合作,規范診療行為,推動適宜技術的使用,抓好關鍵科室和關鍵環節的控費工作。一是衛生行政部門加強對醫療機構用藥及控費情況的監管。通過開展抗菌藥物專項整治,規范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對抗菌藥物的使用;通過對關鍵科室和重點病種的費用加強監測,有的放矢地控制費用。部分地區衛生行政部門還將控費情況納入醫院評審評價中,對未達到控費目標的醫療機構實行“一票否決制”。二是醫保部門積極推進基本醫保支付方式改革。上海、鎮江等地結合醫療聯合體、醫療集團的建立,推進總額預付,促進醫療機構自覺下轉病人;北京市試點按疾病分組(DRGs)付費;吉林省、河南省在部分縣級公立醫院探索按病種付費。三是辦醫主體將控費工作納入對公立醫院和院長的綜合目標管理、績效考核。四是建立社會廣泛參與的控費監督機制,完善醫療服務信息公示制度。
在內部管理方面,公立醫院普遍加強內部管理,創新服務方式。一是通過優化服務流程、開展日間手術、建立多學科會診中心、提供“一站式”服務等方式,在保障醫療質量安全的前提下,科學縮短平均住院日,提高服務效率。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以縮短平均住院日為切入點,從內部管理挖掘潛力,平均住院日已降至6.87天;上海交通大學附屬仁濟醫院全面推行日間手術,目前涵蓋74種手術,手術數量占總手術量的25%,以甲狀腺良性腫瘤手術為例,平均住院天數降低到1.35天。二是規范診療行為。加強臨床路徑管理、開展處方點評、動態監測抗菌藥物使用等。三是控制運行成本。加強成本核算、預算管理等,強化醫院成本控制,減少浪費,控制費用。
二、控費工作下一步安排
我部于2011年印發了《衛生部辦公廳關于各地開展醫藥費用控制有關工作情況的通報》(衛辦醫管發〔2011〕165號),對控費工作提出明確要求,各地在認真落實這些要求的基礎上,要進一步提高對控費工作的認識,逐步建立控費工作的長效機制。
(一)加強醫院內部管理,提高醫院運行效率。創新服務方式,通過優化服務流程、開展日間手術、建立多學科會診中心、延伸護理服務等,縮短平均住院日,提高服務效率,降低醫藥費用。優先配備、使用基本藥物,廣泛使用適宜技術,實行同級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減少患者就醫成本。加強財務管理,實行成本核算與控制,減少醫院運行中的“跑冒滴漏”現象,杜絕不必要的浪費。建立激勵約束機制,將成本和費用控制納入醫務人員績效考核,促使醫務人員自覺控費。
(二)強化醫院外部監管,抓好控費關鍵環節。加強對關鍵環節和費用較高病種的監測,對費用增長速度較快的疾病診療行為進行重點監控。及時查處不合理用藥、用材和檢查以及重復檢查行為。完善藥品和耗材集中招標采購制度,嚴格大型醫療設備和二、三類醫療技術臨床應用準入管理,重點加強對高風險、高費用技術的準入管理。
要繼續配合有關部門,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建立社會廣泛參與的控費監督機制,完善醫療服務信息公示制度,定期向社會公布門診、住院平均費用變化等信息。發揮社會各方監督作用。
(三)以控費工作為抓手,促進公立醫院體制創新和機制轉換。積極探索建立促進醫療資源縱向流動的辦醫體制,形成公立醫院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之間相對緊密的分工協作機制,做好疾病康復和延伸服務,逐步形成分級診療、雙向轉診、急慢分治的就醫格局,提高區域整體醫療服務效率,降低醫療費用。
完善醫院發展機制,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將控制醫療費用與控制醫院單體規模緊密結合,引導醫院轉變發展模式和管理方式,通過加強內涵建設,完善以崗位管理為核心的人事管理制度,提高醫院管理水平和運行效率。建立健全內部收入分配機制,提高人員經費支出占服務支出的比例,將調動醫務人員的積極性轉化為人民群眾的健康效益,降低群眾看病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