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昌縣人民醫院始建于1953年, 孝昌縣建縣以后,在縣委縣政府和衛生主管部門的直接關心和支持下,醫院在107國道旁征地興建了門診樓和住院部... [ 詳細 ]
五部委:多管齊下,控制醫藥費用不合理上漲
時間:2012-11-09 13:15來源:求醫網
中新網8月7日電據衛生部網站消息,衛生部、國務院醫改辦等五部委日前聯合印發關于做好2012年公立醫院改革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促進公立醫院優先配備、優先使用基本藥物,控制醫藥費用不合理上漲。
——繼續推行便民惠民措施,加強醫院內部管理
以病人為中心,以服務為導向,鞏固便民惠民措施成果。繼續推進“三好一滿意”、“醫療質量萬里行”和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活動。進一步開展預約診療活動,國內所有三級醫院和有條件的二級醫院廣泛開展通過網絡、電話、短信等方式的預約掛號工作,積極推進區域統一預約掛號平臺建設。優化門急診服務和流程,實行“一站式”服務和自助服務,提供方便快捷的檢查結果查詢服務,國內有條件的三級醫院普遍開展雙休日及節假日門診,充實門診力量。扎實推進優質護理服務,國內所有三級醫院優質護理服務覆蓋60%以上的病房,三級甲等醫院實現全院覆蓋,60%的地(市)級二級醫院和30%的縣級二級醫院開展優質護理服務。臨床一線護士占全院護士比例不低于95%,病房實際護床比不低于0.4:1,工作量大、危重患者多的病房要增加護士配備。建立健全醫療糾紛第三方調解機制和醫療責任保險制度,實現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制度縣級以上全覆蓋。
以臨床路徑管理和信息化建設為抓手,提升醫院管理的科學化、精細化、專業化水平。所有三級醫院和有條件的二級醫院都開展臨床路徑管理試點,所有三級甲等醫院和至少40%的二級甲等醫院實行臨床路徑管理,病種數分別不少于每家醫院15個和5個。進一步完善與區域信息平臺銜接、以電子病歷建設和醫院管理為重點的醫院信息化網絡,探索將醫院信息化系統與基本醫療保障經辦機構和醫療服務監管信息系統相連接。
推進醫院內部組織結構和決策機制的科學化設置。精簡醫院內部行政機構。強化財務、內部審計,保障醫院經濟運行安全有序。三級醫院要按照醫院財務制度的有關規定盡快設立總會計師。進一步推進后勤社會化管理。推進重大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進程,探索建立以理事會為主要形式的決策監督機構,建立決策、執行、監督相互分工、相互制衡的權力運行機制。
——充分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
完善醫院內部分配激勵機制。加強人員績效考核,將醫務人員工資收入與醫療服務技術水平、質量、數量、成本控制、醫德醫風、群眾滿意度等考核結果掛鉤,做到多勞多得、優績優酬、同工同酬。收入分配向臨床一線醫務人員傾斜。提高醫院人員經費支出占服務支出的比例,提高醫務人員待遇。
建立健全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制制訂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在2011年培訓的基礎上,擴大培訓規模。繼續推進醫師多點執業,擴大試點范圍。
——優化醫療服務體系,建立分工協作機制
加強對醫療服務體系的規劃調控。各省(區、市)要修訂完善區域衛生規劃和區域醫療機構設置規劃。各國家聯系試點城市要完成區域衛生規劃和區域醫療機構設置規劃的制訂工作,明確醫院的種類、數量、規模、布局。每千常住人口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達到4張的,原則上不再擴大公立醫院規模。加強區域衛生規劃等規劃的剛性約束,控制中心城區醫療資源增長,控制大型醫療機構單體規模擴張,嚴格控制建設標準、規模和設備配備。加強薄弱區域和薄弱領域能力建設,大力發展護理院、康復醫院等醫療機構。完善中醫醫院服務體系。
建立健全公立醫院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分工協作機制。公立醫院重點加強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人才、技術和管理的支持指導。建立通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預約公立醫院門診的綠色通道。
——多管齊下,控制醫藥費用不合理上漲
加強對醫療服務行為和醫療費用的監管控制。各地要合理確定控費目標,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將次均費用和總費用增長率、平均住院日及藥占比等控制管理目標納入公立醫院目標管理責任制和績效考核范圍。加強對費用增長速度較快疾病診療行為的重點監控。強化醫保對醫療服務的監控作用。
加強醫院內部成本控制管理。加強醫院財務管理,實行成本核算與控制。促進公立醫院優先配備、優先使用基本藥物,廣泛使用適宜技術。逐步實行同級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創新服務方式,通過開展日間手術、延伸護理服務等,降低醫藥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