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州第一人民醫院
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始建于1942年,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為一體的三級綜合醫院。河南省衛生廳批準的介入診療定點醫療機構和婦科腔鏡四...
[ 詳細 ]
- 【類型】三級 / 綜合醫院
- 【電話】0371-66322114
- 【網址】www.zzsdyrmyy.com
- 【地址】河南省鄭州市東大街56號
出停診公告更多>
暫無內容
醫院特色更多>
- 暫無內容
鄭州市衛生系統全員全崗全程優質服務規范100條
時間:2012-11-09 15:10來源:求醫網
在全市衛生系統推行全員全崗全程優質服務,打造全體醫務人員人人參與,所有服務崗位全部實施,整個服務環節全程體現的服務體系,實現“為民衛生、效能衛生、公平衛生、和諧衛生”目標,為患者和居民提供規范、周到、貼心、優質的服務,努力創建人民滿意的醫療衛生行業。
一、醫德規范篇
1、救死扶傷、盡職盡責。生命第一,患者至上,弘揚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
2、尊重患者,一視同仁。尊重患者的人格與權利,敬重患者的宗教與信仰,不分種族、性別、習俗、貧富。
3、嚴謹求實,精益求精。求真務實,刻苦鉆研,不斷更新知識,提高技術水平和服務質量。
4、恪守醫德,保守秘密。尊重患者隱私,不泄露患者秘密,實行保護性醫療制度。
5、勤醫勤政,廉潔奉公。敬業奉獻,不以醫謀私,嚴格遵守廉潔行醫規定。
6、精誠合作,互助共進。同事間相互配合,取長補短,尊重他人意見,共同完成醫療服務。
二、服務規范篇
(一)基本服務規范
7、工作人員著裝整潔、佩帶胸卡,語言文明、態度熱情,使用禮貌用語。
8、按時到崗,掛牌服務,上班時專心專注,堅守崗位,因故離開告知去向。
9、工作時間不接打與工作無關的電話、不看與工作無關的書報、不做與工作無關的事情;在接診、查房、手術、處置病人、護理操作時原則上不接打電話。
10、嚴格消毒隔離制度,執行手衛生規范。侵入性操作時做到一人一針一帶一巾,物品專人專用;不穿工作服到食堂就餐,無出診、咨詢服務等特殊原因不穿工作服到院外,避免交叉感染。
11、建立新型就醫模式,倡導“預約掛號”、“預約優先”,開展多種形式的預約,方便患者就醫。
12、尊重患者的選擇權、知情權和監督權,醫院的主要服務項目及醫藥收費價格在醒目位置公示。
13、以患者為中心,主動為患者排憂解難,方便患者就醫,實行首問負責制。
14、建立投訴處理機制,公開投訴電話,設立投訴信箱,通暢投訴流程,實行首訴負責制。
15、為住院患者提供費用查詢服務,出院時提供明細賬單。
16、逐步實現醫院內和區域間醫療資源的信息傳輸共享,減少患者不必要的重復檢查。
(二)就醫環境規范
17、醫療衛生單位有清晰規范的平面導圖、指示標識做到準確醒目、色彩和諧、風格統一。
18、美化綠化布局合理,花草樹木栽培、剪修、維護得當,保持花木常新、無雜草。
19、免費為患者提供就診咨詢、就診流程、住院須知、健康科普知識資料;設立門診專家信息欄或專家信息查詢系統,公布坐診時間。
20、提供飲用水及一次性水杯、雨傘、紙筆、花鏡、針線等,開設大件非貴重物品暫存服務。
21、為行動不便者、重病患者提供輪椅、平車服務;公共設施、殘障通道方便、安全、完好。
22、就診停車有專人引導,停放的各種車輛區域劃分清楚合理,出入順暢。樓內、房間內無自行車、電動車停放。
23、工作環境布局合理,流程通暢,整潔有序。室內無雜物,私人物品收納入柜,辦公物品隨時整理歸位,為患者提供文明優雅的就醫環境。
24、病房、診療區內安靜、溫馨,工作人員做到“四輕”:說話輕、走路輕、操作輕、開關門輕。
25、垃圾桶設置醒目、合理、潔凈,垃圾收納方便快捷,醫用廢棄物與生活垃圾嚴格區分,及時清理;地板、墻面、窗臺、玻璃保持干凈。
26、衛生間功能完好,24小時保潔,潔具無污漬,地面無水漬,壁面無污跡,紙簍無溢出,空氣流通無異味,夜間照明光線正常。
27、工作區域嚴禁吸煙,提示醒目規范。禁煙區無煙頭,工作人員對吸煙者主動禮貌勸阻;室外吸煙區指示明顯,保潔及時。
(三)窗口部門服務規范
28、提前到崗,認真做好準備,準時開診。精神飽滿,有問必答,解釋清楚。
29、導醫熟悉醫院及診療室布局,掌握專家特長、出診時間及專業特色。
30、導醫實行流動服務,做到“六主動”:主動維持門診大廳診療秩序,及時分流就診人員;主動引導、協助患者掛號、候診、檢查、取藥;主動告知患者掛號、就診、檢查路線;主動扶助老、弱、孕、殘患者,并提供代掛號、陪診、陪檢查、代交費、代取藥等服務;主動指導就醫者正確使用服務設施;主動巡視,遇到急癥患者,立即護送就醫。
31、掛號分診處熟練掌握醫學基礎知識,合理分診,快速準確掛號。
32、掛號、交費、取藥等窗口服務精、效率高,做到準確無誤。患者排隊時間不超過10分鐘,實行“一米線”規則。
33、公示收費標準,收費處備足零錢,不拒收大幣和零鈔,提供刷卡服務,唱收唱付。主動提醒患者保存好重要收據,及時解答患者對收費的疑問。
34、電梯服務人員禮貌迎送乘客,清晰報站,提醒患者注意安全。提倡“急用先乘”規則,高峰期乘用電梯時工作人員主動讓位患者。
35、開設急診綠色通道,對急診患者實行“三先一后”服務,即:先就診,先搶救,先入院,后辦手續。
36、接到急救出診指令后,救護車3分鐘內開出院區。選擇較好路線,到達現場迅速施救。轉運患者過程中,醫生、護士、急救員、司機密切配合,確保安全。
37、嚴格執行急診工作制度和危重癥搶救操作程序,做到診斷準確及時、治療安全有效;對留觀患者按時巡視,嚴密細心觀察病情變化,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
(四)醫療人員服務規范
38、認真落實醫療核心制度,提供安全有效的醫療服務。
39、主動向患者作自我介紹,及時告知診療方案,隨時就病情、診斷、醫療措施和醫療風險與患者或家屬進行溝通和交流,支持患者和家屬參與醫療過程,爭取理解與配合。
40、醫師為患者診查時耐心、仔細,男性醫務人員為女性患者進行檢查時,須有家屬或女性醫務人員在場。
41、嚴格遵守醫療常規、診療規范、臨床路徑,做到合理檢查、合理用藥、科學施治,降低醫療風險,減輕患者負擔。
42、醫囑下達及時、準確,知情同意告知詳細、明了,認真履行手術、麻醉、特殊治療、檢查等告知義務。
43、認真執行首診負責制,嚴格三級醫師查房,耐心聽取病史,細心觀察病情,精心診斷治療,客觀、及時、準確記錄病歷等醫療文書。
44、嚴格執行會診制度,科室間普通會診,應邀醫師要在24小時內完成,急診會診**隨請隨到。
45、主動向患者進行疾病知識、預防保健和康復常識的健康教育。
(五)護理人員服務規范
46、主動熱情接待患者,協助熟悉環境,向住院患者介紹住院須知和有關事項,責任護士為新住院患者安排送水到床頭。
47、認真執行各項護理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準確及時地完成各項治療、護理工作。
48、正確執行醫囑,嚴格執行查對制度,防止差錯事故發生。
49、及時巡視病房,認真觀察病情變化,主動發現患者需求,提供護理服務。
50、護理操作中,態度和藹,動作輕柔,減輕患者的痛苦和擔心,做到:患者正確、操作正確、部位正確。
51、細心觀察,了解患者心理和病情,認真做好健康教育,幫助患者了解保健知識,用專業知識指導患者進行適宜的康復訓練,幫助患者樹立康復信心。
52、為患者提供適當的安全防護設施,如腕帶、床擋、約束帶、防滑墊、扶手等用具。提示標識醒目清晰、及時到位,防范跌倒、墜床等意外事件發生。
(六)醫技人員服務規范
53、樹立為臨床服務的觀念,主動配合臨床工作,為診療提供科學依據。
54、認真履行職責,客觀、真實,及時出具檢查報告,縮短患者診療時間。
55、影像檢查前詳細告知**的準備和注意事項,細心檢查,做好防護,避免差錯;主動告知取報告的時間和地點,報告準確、項目齊全,發送到位。
56、檢驗報告單清晰準確,英文縮寫項目需用中文標明,并提供正常參考值。
57、積極開展適宜新技術、新項目,滿足臨床醫療發展需求。
58、做好醫療器械的日常保養和維修,確保診療時運轉正常。
59、嚴格執行藥品管理法律法規,保證藥品和制劑的質量,滿足臨床需求,為患者提供藥物咨詢服務,臨床藥師深入一線做好合理用藥指導。
(七)行政人員服務規范
60、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牢固樹立以患者為中心,為臨床一線服務的思想,強化“四種意識”:責任意識、規則意識、服務意識、民主意識。
61、辦事公道,平等待人,率先垂范,傾聽職工意見,注意調動職工的積極性。
62、熟練掌握本職服務,了解客觀信息并分析、反饋和上報。講究工作實效,樹立行政部門良好形象。
63、熟悉醫院各部門職責、分工,加強與多部門的配合,做好協調工作,及時處理突發事件。
64、尊重知識、關心人才、體貼員工,創造和諧工作環境,搭建干事創業平臺。
65、熱情接待來訪者,妥善解決和解釋問題,不能當時回答的問題了解情況或請示后,進行答復或回復。
66、及時完成交辦的各項任務,工作不推諉,有落實、有記錄、有匯報。
(八)后勤人員服務規范
67、熟練掌握服務技能,主動為臨床一線及醫院各部門提供優質、高效服務。
68、后勤服務做到“三下”:下收、下送、下修;保證“三通”:水通、電通、氣通;杜絕“三漏”:漏水、漏電、漏氣。
69、按時巡檢,及時解決問題,做到發現問題,及早補救,防范事故的發生。
70、建立設備、器械養護制度,做到定期維護,跟蹤保養,確保正常運轉。
71、接到維修通知,立即趕赴現場。一般維修當時處理完畢,特殊維修當天處理完畢,復雜維修盡快處理完畢。維修中減少對正常工作的影響,維修后注意善后清理復原。
72、器械物品及消毒供應工作應確保供應、質量合格、服務到科室,做到隨到、隨領、隨換,保證臨床使用。
73、食堂保證菜飯質量,品種齊全,訂餐、送餐到床頭,確保衛生和溫度,提高患者就餐率和滿意度。根據患者需求,開展特色飲食供應;治療飲食由營養師指導,提供24小時服務。
74、嚴格出入人員、車輛的管理,嚴把物品出門關,做好防火、防盜、防爆、防毒等安全保衛工作。
75、車輛使用要嚴格遵守規定,保持清潔;司機要禮貌文明,準時安全,遵守交通法規,及時保養車輛;急救車要隨時處于待命狀態,確保安全急用。
76、建立后勤保障中心,開通專用電話,保證24小時服務。
(九)醫后服務規范
77、有完善的雙向轉診制度和機制,為患者提供連續性的醫療服務,同時讓患者和家屬了解病情,交待注意事項;危重病人轉診時要有醫務人員陪同,預防意外,保證安全。
78、為出院患者開具健康處方,指導正確的康復訓練;對特殊飲食、心理指導、免疫接種等要做特別提醒;對老人、殘疾人、婦女、兒童等特殊人群要特別關照。
79、進行電話、短信、網絡或上門隨訪,為患者提供健康信息、心理咨詢、衛生常識和醫學基礎知識指導,并征求對醫院的意見和建議。
80、提供復診復查提醒服務,實行預約復診,進行保健指導。
81、開展外地患者檢查結果免費郵寄或網絡反饋服務。
(十)片醫服務規范
82、實行片醫負責制,實施網格化地圖式定位責任服務管理全覆蓋,做好“十進社區”、“十進單位”、“十進農村”服務,確保全市城鄉居民享有基本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
83、按照片醫服務“十統一”的要求,樹立形象,強化品牌,提供經濟、便捷、安全、有效的服務。
84、細化片醫服務職能,做到:社區有片醫服務公示牌;片醫有社區樓宇圖和村落圖;居民有《片醫地圖式定位責任服務管理圖》和片醫聯系卡。
85、實施一對一的契約化服務,與轄區居民簽訂《家庭醫療保健協議》。
86、為轄區內常住居民建立健康檔案,動態管理,兒童、孕產婦、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精神疾病患者為重點人群。
87、按照《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對轄區內高血壓、糖尿病患者、重癥精神疾病患者進行重點管理和服務。
88、根據不同人群、不同季節,定期組織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講座,發放健康教育資料。
89、預約入戶服務時,按要求著裝,備齊物品,主動自我介紹,出示證件,征得同意后入戶收集信息,為現患病人做檢查時耐心細致,記錄準確。
90、實行與上級醫院的雙向轉診制度,建立綠色通道,為轉診患者提供預約服務和便民服務措施。
三、社會責任篇
91、承擔社會責任,履行社會義務,積極組織、參與社會公益活動。
92、舉辦“鄭州衛生健康大講堂”,宣傳普及衛生知識,培養群眾防病治病意識, 形成健康生活方式。
93、進行傳染病的防治、急救技能和各種災害事故的自救互救知識的普及訓練。
94、對政府指派的搶險救災、醫療援助工作,認真安排協調,保質保量完成。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平時有應急預案、演練備戰和物資人員儲備;用時快速聯動,第一時間及時有效響應,隨時接受指揮調遣。
95、全力幫助弱勢群體,做好社會醫療救助工作。對特殊、特別困難的群眾要積極熱情的幫扶救助,解決基本醫療需求。
96、集合社會力量,加強與各社會團體、社區組織的合作,經常組織各種義診和健康咨詢活動,主動承擔相關的醫療衛生工作。
97、構建和諧醫患關系,主動為患者提供法律咨詢服務;建立第三方調解機制,提供多渠道的醫療糾紛解決途徑。
98、維護醫院正常醫療秩序,設立警醫辦公室,保證患者就醫環境安全。
99、認真落實新農合政策,創造條件開展異地結算服務,為參合農民提供方便、快捷的醫療服務。
100、組織落實好每年衛生系統為民辦的“十件實事”,定期組織“局長與社區群眾面對面”活動,征詢群眾建議,完善醫療服務,把健康送到千家萬戶。
一、醫德規范篇
1、救死扶傷、盡職盡責。生命第一,患者至上,弘揚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
2、尊重患者,一視同仁。尊重患者的人格與權利,敬重患者的宗教與信仰,不分種族、性別、習俗、貧富。
3、嚴謹求實,精益求精。求真務實,刻苦鉆研,不斷更新知識,提高技術水平和服務質量。
4、恪守醫德,保守秘密。尊重患者隱私,不泄露患者秘密,實行保護性醫療制度。
5、勤醫勤政,廉潔奉公。敬業奉獻,不以醫謀私,嚴格遵守廉潔行醫規定。
6、精誠合作,互助共進。同事間相互配合,取長補短,尊重他人意見,共同完成醫療服務。
二、服務規范篇
(一)基本服務規范
7、工作人員著裝整潔、佩帶胸卡,語言文明、態度熱情,使用禮貌用語。
8、按時到崗,掛牌服務,上班時專心專注,堅守崗位,因故離開告知去向。
9、工作時間不接打與工作無關的電話、不看與工作無關的書報、不做與工作無關的事情;在接診、查房、手術、處置病人、護理操作時原則上不接打電話。
10、嚴格消毒隔離制度,執行手衛生規范。侵入性操作時做到一人一針一帶一巾,物品專人專用;不穿工作服到食堂就餐,無出診、咨詢服務等特殊原因不穿工作服到院外,避免交叉感染。
11、建立新型就醫模式,倡導“預約掛號”、“預約優先”,開展多種形式的預約,方便患者就醫。
12、尊重患者的選擇權、知情權和監督權,醫院的主要服務項目及醫藥收費價格在醒目位置公示。
13、以患者為中心,主動為患者排憂解難,方便患者就醫,實行首問負責制。
14、建立投訴處理機制,公開投訴電話,設立投訴信箱,通暢投訴流程,實行首訴負責制。
15、為住院患者提供費用查詢服務,出院時提供明細賬單。
16、逐步實現醫院內和區域間醫療資源的信息傳輸共享,減少患者不必要的重復檢查。
(二)就醫環境規范
17、醫療衛生單位有清晰規范的平面導圖、指示標識做到準確醒目、色彩和諧、風格統一。
18、美化綠化布局合理,花草樹木栽培、剪修、維護得當,保持花木常新、無雜草。
19、免費為患者提供就診咨詢、就診流程、住院須知、健康科普知識資料;設立門診專家信息欄或專家信息查詢系統,公布坐診時間。
20、提供飲用水及一次性水杯、雨傘、紙筆、花鏡、針線等,開設大件非貴重物品暫存服務。
21、為行動不便者、重病患者提供輪椅、平車服務;公共設施、殘障通道方便、安全、完好。
22、就診停車有專人引導,停放的各種車輛區域劃分清楚合理,出入順暢。樓內、房間內無自行車、電動車停放。
23、工作環境布局合理,流程通暢,整潔有序。室內無雜物,私人物品收納入柜,辦公物品隨時整理歸位,為患者提供文明優雅的就醫環境。
24、病房、診療區內安靜、溫馨,工作人員做到“四輕”:說話輕、走路輕、操作輕、開關門輕。
25、垃圾桶設置醒目、合理、潔凈,垃圾收納方便快捷,醫用廢棄物與生活垃圾嚴格區分,及時清理;地板、墻面、窗臺、玻璃保持干凈。
26、衛生間功能完好,24小時保潔,潔具無污漬,地面無水漬,壁面無污跡,紙簍無溢出,空氣流通無異味,夜間照明光線正常。
27、工作區域嚴禁吸煙,提示醒目規范。禁煙區無煙頭,工作人員對吸煙者主動禮貌勸阻;室外吸煙區指示明顯,保潔及時。
(三)窗口部門服務規范
28、提前到崗,認真做好準備,準時開診。精神飽滿,有問必答,解釋清楚。
29、導醫熟悉醫院及診療室布局,掌握專家特長、出診時間及專業特色。
30、導醫實行流動服務,做到“六主動”:主動維持門診大廳診療秩序,及時分流就診人員;主動引導、協助患者掛號、候診、檢查、取藥;主動告知患者掛號、就診、檢查路線;主動扶助老、弱、孕、殘患者,并提供代掛號、陪診、陪檢查、代交費、代取藥等服務;主動指導就醫者正確使用服務設施;主動巡視,遇到急癥患者,立即護送就醫。
31、掛號分診處熟練掌握醫學基礎知識,合理分診,快速準確掛號。
32、掛號、交費、取藥等窗口服務精、效率高,做到準確無誤。患者排隊時間不超過10分鐘,實行“一米線”規則。
33、公示收費標準,收費處備足零錢,不拒收大幣和零鈔,提供刷卡服務,唱收唱付。主動提醒患者保存好重要收據,及時解答患者對收費的疑問。
34、電梯服務人員禮貌迎送乘客,清晰報站,提醒患者注意安全。提倡“急用先乘”規則,高峰期乘用電梯時工作人員主動讓位患者。
35、開設急診綠色通道,對急診患者實行“三先一后”服務,即:先就診,先搶救,先入院,后辦手續。
36、接到急救出診指令后,救護車3分鐘內開出院區。選擇較好路線,到達現場迅速施救。轉運患者過程中,醫生、護士、急救員、司機密切配合,確保安全。
37、嚴格執行急診工作制度和危重癥搶救操作程序,做到診斷準確及時、治療安全有效;對留觀患者按時巡視,嚴密細心觀察病情變化,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
(四)醫療人員服務規范
38、認真落實醫療核心制度,提供安全有效的醫療服務。
39、主動向患者作自我介紹,及時告知診療方案,隨時就病情、診斷、醫療措施和醫療風險與患者或家屬進行溝通和交流,支持患者和家屬參與醫療過程,爭取理解與配合。
40、醫師為患者診查時耐心、仔細,男性醫務人員為女性患者進行檢查時,須有家屬或女性醫務人員在場。
41、嚴格遵守醫療常規、診療規范、臨床路徑,做到合理檢查、合理用藥、科學施治,降低醫療風險,減輕患者負擔。
42、醫囑下達及時、準確,知情同意告知詳細、明了,認真履行手術、麻醉、特殊治療、檢查等告知義務。
43、認真執行首診負責制,嚴格三級醫師查房,耐心聽取病史,細心觀察病情,精心診斷治療,客觀、及時、準確記錄病歷等醫療文書。
44、嚴格執行會診制度,科室間普通會診,應邀醫師要在24小時內完成,急診會診**隨請隨到。
45、主動向患者進行疾病知識、預防保健和康復常識的健康教育。
(五)護理人員服務規范
46、主動熱情接待患者,協助熟悉環境,向住院患者介紹住院須知和有關事項,責任護士為新住院患者安排送水到床頭。
47、認真執行各項護理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準確及時地完成各項治療、護理工作。
48、正確執行醫囑,嚴格執行查對制度,防止差錯事故發生。
49、及時巡視病房,認真觀察病情變化,主動發現患者需求,提供護理服務。
50、護理操作中,態度和藹,動作輕柔,減輕患者的痛苦和擔心,做到:患者正確、操作正確、部位正確。
51、細心觀察,了解患者心理和病情,認真做好健康教育,幫助患者了解保健知識,用專業知識指導患者進行適宜的康復訓練,幫助患者樹立康復信心。
52、為患者提供適當的安全防護設施,如腕帶、床擋、約束帶、防滑墊、扶手等用具。提示標識醒目清晰、及時到位,防范跌倒、墜床等意外事件發生。
(六)醫技人員服務規范
53、樹立為臨床服務的觀念,主動配合臨床工作,為診療提供科學依據。
54、認真履行職責,客觀、真實,及時出具檢查報告,縮短患者診療時間。
55、影像檢查前詳細告知**的準備和注意事項,細心檢查,做好防護,避免差錯;主動告知取報告的時間和地點,報告準確、項目齊全,發送到位。
56、檢驗報告單清晰準確,英文縮寫項目需用中文標明,并提供正常參考值。
57、積極開展適宜新技術、新項目,滿足臨床醫療發展需求。
58、做好醫療器械的日常保養和維修,確保診療時運轉正常。
59、嚴格執行藥品管理法律法規,保證藥品和制劑的質量,滿足臨床需求,為患者提供藥物咨詢服務,臨床藥師深入一線做好合理用藥指導。
(七)行政人員服務規范
60、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牢固樹立以患者為中心,為臨床一線服務的思想,強化“四種意識”:責任意識、規則意識、服務意識、民主意識。
61、辦事公道,平等待人,率先垂范,傾聽職工意見,注意調動職工的積極性。
62、熟練掌握本職服務,了解客觀信息并分析、反饋和上報。講究工作實效,樹立行政部門良好形象。
63、熟悉醫院各部門職責、分工,加強與多部門的配合,做好協調工作,及時處理突發事件。
64、尊重知識、關心人才、體貼員工,創造和諧工作環境,搭建干事創業平臺。
65、熱情接待來訪者,妥善解決和解釋問題,不能當時回答的問題了解情況或請示后,進行答復或回復。
66、及時完成交辦的各項任務,工作不推諉,有落實、有記錄、有匯報。
(八)后勤人員服務規范
67、熟練掌握服務技能,主動為臨床一線及醫院各部門提供優質、高效服務。
68、后勤服務做到“三下”:下收、下送、下修;保證“三通”:水通、電通、氣通;杜絕“三漏”:漏水、漏電、漏氣。
69、按時巡檢,及時解決問題,做到發現問題,及早補救,防范事故的發生。
70、建立設備、器械養護制度,做到定期維護,跟蹤保養,確保正常運轉。
71、接到維修通知,立即趕赴現場。一般維修當時處理完畢,特殊維修當天處理完畢,復雜維修盡快處理完畢。維修中減少對正常工作的影響,維修后注意善后清理復原。
72、器械物品及消毒供應工作應確保供應、質量合格、服務到科室,做到隨到、隨領、隨換,保證臨床使用。
73、食堂保證菜飯質量,品種齊全,訂餐、送餐到床頭,確保衛生和溫度,提高患者就餐率和滿意度。根據患者需求,開展特色飲食供應;治療飲食由營養師指導,提供24小時服務。
74、嚴格出入人員、車輛的管理,嚴把物品出門關,做好防火、防盜、防爆、防毒等安全保衛工作。
75、車輛使用要嚴格遵守規定,保持清潔;司機要禮貌文明,準時安全,遵守交通法規,及時保養車輛;急救車要隨時處于待命狀態,確保安全急用。
76、建立后勤保障中心,開通專用電話,保證24小時服務。
(九)醫后服務規范
77、有完善的雙向轉診制度和機制,為患者提供連續性的醫療服務,同時讓患者和家屬了解病情,交待注意事項;危重病人轉診時要有醫務人員陪同,預防意外,保證安全。
78、為出院患者開具健康處方,指導正確的康復訓練;對特殊飲食、心理指導、免疫接種等要做特別提醒;對老人、殘疾人、婦女、兒童等特殊人群要特別關照。
79、進行電話、短信、網絡或上門隨訪,為患者提供健康信息、心理咨詢、衛生常識和醫學基礎知識指導,并征求對醫院的意見和建議。
80、提供復診復查提醒服務,實行預約復診,進行保健指導。
81、開展外地患者檢查結果免費郵寄或網絡反饋服務。
(十)片醫服務規范
82、實行片醫負責制,實施網格化地圖式定位責任服務管理全覆蓋,做好“十進社區”、“十進單位”、“十進農村”服務,確保全市城鄉居民享有基本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
83、按照片醫服務“十統一”的要求,樹立形象,強化品牌,提供經濟、便捷、安全、有效的服務。
84、細化片醫服務職能,做到:社區有片醫服務公示牌;片醫有社區樓宇圖和村落圖;居民有《片醫地圖式定位責任服務管理圖》和片醫聯系卡。
85、實施一對一的契約化服務,與轄區居民簽訂《家庭醫療保健協議》。
86、為轄區內常住居民建立健康檔案,動態管理,兒童、孕產婦、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精神疾病患者為重點人群。
87、按照《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對轄區內高血壓、糖尿病患者、重癥精神疾病患者進行重點管理和服務。
88、根據不同人群、不同季節,定期組織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講座,發放健康教育資料。
89、預約入戶服務時,按要求著裝,備齊物品,主動自我介紹,出示證件,征得同意后入戶收集信息,為現患病人做檢查時耐心細致,記錄準確。
90、實行與上級醫院的雙向轉診制度,建立綠色通道,為轉診患者提供預約服務和便民服務措施。
三、社會責任篇
91、承擔社會責任,履行社會義務,積極組織、參與社會公益活動。
92、舉辦“鄭州衛生健康大講堂”,宣傳普及衛生知識,培養群眾防病治病意識, 形成健康生活方式。
93、進行傳染病的防治、急救技能和各種災害事故的自救互救知識的普及訓練。
94、對政府指派的搶險救災、醫療援助工作,認真安排協調,保質保量完成。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平時有應急預案、演練備戰和物資人員儲備;用時快速聯動,第一時間及時有效響應,隨時接受指揮調遣。
95、全力幫助弱勢群體,做好社會醫療救助工作。對特殊、特別困難的群眾要積極熱情的幫扶救助,解決基本醫療需求。
96、集合社會力量,加強與各社會團體、社區組織的合作,經常組織各種義診和健康咨詢活動,主動承擔相關的醫療衛生工作。
97、構建和諧醫患關系,主動為患者提供法律咨詢服務;建立第三方調解機制,提供多渠道的醫療糾紛解決途徑。
98、維護醫院正常醫療秩序,設立警醫辦公室,保證患者就醫環境安全。
99、認真落實新農合政策,創造條件開展異地結算服務,為參合農民提供方便、快捷的醫療服務。
100、組織落實好每年衛生系統為民辦的“十件實事”,定期組織“局長與社區群眾面對面”活動,征詢群眾建議,完善醫療服務,把健康送到千家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