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始建于1909年,是集醫療、科研、教學于一體的大型三級精神病專科... [ 詳細 ]
成都市第四人民醫院:2012的華麗亮相
時間:2012-12-19 17:17來源:求醫網
綠油油的草坪上,幾名病人正在輪椅上享受溫暖的陽光;精神康復室里,一些患者正在康復師的指導下學習書法和泥塑……“四醫院變化大啊!”前幾天,在市四醫院榮升“三甲”醫院前后,病員們開始明顯感受到醫院軟硬件設施、服務質量等方面出現的一些變化。而這些變化,將給他們的康復帶來更多便利。
這家始建于1909年的醫院,目前已經形成了一套完善的醫療服務體系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于一體,主要是以精神疾病治療、心理咨詢(治療)及社區精神衛生服務為主,科系基本配套的精神專科醫院。在精神病醫治護理方面,市四醫院已經走在了全省前列,它的精神科服務水平目前在省內處于優秀水平,已通過 “四川省重點專科(精神衛生)”的評審。在2012新春來臨之時,又有佳音傳來:醫院成功通過了評審驗收,成功躋身國家三級甲等精神專科醫院的行列!
此次三甲醫院評審的通過是市四醫院百來年幾代各級管理者和精神衛生工作者共同努力奮斗的結果,醫院將以此為契機,積極響應市醫管局關于今年開展“能力建設年”活動號召,持續改進醫院各項工作,強化醫院內涵建設,努力建成一個管理規范、特色突出、服務更好、質量更好、醫德更好、群眾更滿意的醫院。“關愛救治一個精神心理疾患就等于關愛救助了一個家庭,二個家族,三個鄰里,四個樓層,五個單元,六個街面,N個群體……”院長黃吉林表示,在政府和全社會把精神衛生服務納入法治管理和社會民生工程的今天,市第四人民醫院領導班子在“三甲”評審成功后也對醫院的未來發展以及社會的貢獻度又提出了更高的自我要求。
三甲之本:強基礎
目前,市四醫院占地面積23492平方米,綠化面積約占總面積50%,建筑面積25547平方米,開放床位601余張。醫院現有在崗職工總數500人,專業技術人員426人,其中具有中、高級職稱者共計123人。
“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我們意識到要進一步提升醫院的醫療服務水平,還**依靠先進的診斷和醫療設備。”市四醫院負責人告訴筆者,醫院現在擁有無痛苦的無抽搐電休克系統治療儀、多層螺旋CT機、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經顱磁刺激治療儀、眼動檢測儀、彩色超聲診斷儀、動態腦電檢測、彩色腦電圖地形圖檢查儀、睡眠量化分析系統、多功能直接數字化X射線攝片系統(DR)、B型超聲診斷儀、心理測評系統等,為病員的診斷治療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除此以外,市四醫院近年來在發展中根據自身優勢和特色,精心打造出“老年精神科”、“精神康復科”以及“臨床心理科”等多張“醫療名片”,這些科室通過不斷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和開發新醫療技術,逐步在成都乃至省內贏得了患者的口碑。
在解決心理疾病方面,市四醫院已經逐步摸索出了一套帶有自身特色的診療新路子,其中的成都市“蓉城名科”臨床心理科,由心理咨詢中心、心理測評中心、心身障礙科組成。“我們的心理咨詢中心主要開展認知治療、行為治療、家庭治療、放松治療、沙盤治療和人本主義治療,主要對來訪者的工作適應、人際關系、學習問題、戀愛與婚姻、性心理、行為和情緒等方面問題提供心理咨詢服務。”市四醫院負責人說:“都市人生活節奏快,壓力大,容易導致各種各樣的心理疾病。”
三甲之體:重專業
為了有針對性地幫助患者解決心理問題,市四醫院在1982年成立了心理測評中心,是四川省最早創建的心理測評機構之一。相關負責人告訴筆者,該中心主要開展各種臨床心理測量、人格測量、認知活動測量、與應激相關的心理測量、神經心理測量、智力殘疾評定及流行病學調查的各種篩查,廣泛用于心理咨詢、精神科臨床、學業咨詢、職業選擇、婚戀評估等。現已擁有各類心理測評工具、軟件和量表100余套,能夠為患者提供各種心理輔導和疏導。
除了心理測評中心,市四醫院還是成都市未成年人心理咨詢中心,這也是成都市委、市政府為未成年人辦好事辦實事的重點項目。該中心主要針對青少年開展公益性心理健康講座、個人心理輔導、團體心理輔導、創傷事件的危機干預、特殊群體(問題兒童、殘疾兒童)的心理輔導、兒童心理評估(學習能力評定、個性評定、潛能開發)。參與制定并啟動成都市政府為民辦實事工程“雛鷹助飛”項目,長期開設24小時未成年人心理咨詢服務熱線,為廣大未成年人及其家長提供一條免費、快捷、有效的心理咨詢綠色通道;同時還整合心理衛生資源,指導都江堰、彭州和大邑三個地區開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與成都市兒童福利院合作,為兒童福利院的弱勢兒童提供免費心理服務;與成都電視臺《第一健康》電視欄目合作開展對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系列講座活動。
“老年精神科”是醫院的院內重點建設專科。市四醫院老年精神科專門收治老年期各類精神障礙病人,包括器質性精神障礙、老年性癡呆、焦慮癥、疑病癥、精神分裂癥、心境障礙(躁狂癥、抑郁癥)、以及各種心理社會因素引起的應激障礙等。
“康復科”也是市四醫院的特色科室,主要是為精神病患者提供綜合性精神康復訓練的場所。其面積達**平方米,環境優雅、病房寬敞明亮、診治設施齊備。可同時開展書法、繪畫、泥塑、陶藝、編織、聲樂、器樂、舞蹈、健身等活動,深受廣大病員的歡迎。這幾張醫療“名片”的規模、條件及治療水平均位列目前國內前列。
三甲之魂:抓防治
“社區防治科”是成都市的首批重點學科,**著全市精神病社區防治工作。還協助并參與市衛生局制定全市精神衛生規劃及精神衛生相關文件的起草,全面完成重性精神疾病陽光救助任務,是深入開展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療的專業團隊。由于成績突出,受國家衛生部委托成功籌辦國內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療工作會議,在組織和參與基層重性精神疾病線索調查,積極組織重性精神疾病排查,維護社會穩定,廣泛開展健康教育宣傳活動中,助推了成都市社區精神疾病信息化建設和社區精神衛生科研工作。同時承擔著金牛區殘聯的精神殘疾及智力殘疾康復技術指導工作,青羊區、錦江區、高新區殘聯的醫療救治和技術指導工作,深受社會各界好評。2010年7月,成都市衛生局又將我院市級重點學科“社區精神病防治”推薦為四川省重點學科。同年8月,醫院申請的省重點專科“精神衛生”接受并通過了省衛生廳的評審。
三甲之翼:謀發展
醫院高度重視精神衛生的科學研究,根據“安全、創新”的工作思路,以及“努力創建三甲醫院,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工作主題,結合市醫管局“效益提升、特色發展” 標準和市衛生局的具體工作要求,以重點專科建設、學科規劃、學科人才培養為工作重點,落實科研、教學管理,發揮服務、管理、研究、指導的職能,進一步提升了科研學術水平和教育培訓質量。近三年來申報了省衛生廳科研項目16項,參與省、部級科研合作的主要項目有:“衛生部DFID災后心理援助服務”的中后期工作、國家高新技術發展項目“5·12地震震后心理危機干預技術研究”的子課題“汶川地震災后精神衛生服務應對模式研究”、“中央**汶川地震災后心理援助項目”等。2010年全院發表論文共計21篇,其中SCI論文1篇,A類醫學論文10篇,包括中華級雜志論文1篇,B類醫學論文10篇,另有3篇論文已收到刊用通知。
醫院的發展規劃以社會效益為**準則。近年來開展了醫療救助和醫療下鄉對口支援、健康教育、科普宣傳等公益工作,突出了精神衛生的公共衛生地位。心理危機干預專家組還經常積極協助政府部門,處理危機個人安危和影響社會安定的突發心理危機事件,為實現社會安定和諧做出重要貢獻,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影響。
百年來經過幾代醫務工作者的無私奉獻和不懈努力,特別是近十年來,在市、局領導和各級管理部門對精神衛生的重視和支持,使醫院的發展和建設取得了突出的成績,現已成為成都市乃至西南地區規模較大、優秀度較高,技術力量雄厚,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于一體的大型精神衛生中心。精神科服務目前在省內處于優秀水平,尤其對成都市精神衛生社區防治工作作出了較大貢獻,得到了衛生部及國內同行的普遍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