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過敏性紫癜發病后有什么特點
時間:2016-05-05來源:求醫網
小兒過敏性紫癜發病后有什么特點?小兒過敏性紫癜是學齡兒童最常患的一種疾病,尤其是在春秋季節發病率更高。由于兒童對于疾病的癥狀和感覺不能清楚表述,所以對家長來說,了解小兒過敏性紫癜的發病特點非常重要。那么,小兒過敏性紫癜發病后有什么特點呢,小兒過敏性紫癜起病急,出現先后不一,**癥狀以皮膚紫癜為主,少數病例以腹痛、關節炎或腎臟癥狀首先出現。
小兒過敏性紫癜發病后的特點:
1、關節癥狀:
約半數小兒過敏性紫癜患兒可有多發游走性關節痛或關節炎,以下肢關節多見。關節周圍有皮疹者腫痛更為明顯。臨床稱為“關節型”。關節腔積液多呈漿液性。關節癥狀多在數日內消失,不遺留變形。
2、消化道癥狀:
比較常見,可見于三分之二的小兒過敏性紫癜患兒,臨床稱為腹型。腹痛最常見,多為嚴重絞痛,發生于臍周,也可見于其他部位,四分之三的小兒過敏性紫癜患兒可有壓痛。同時可有嘔吐。繼而可見血便,嚴重者為血水樣大便。吐血少見。常易誤診為急腹瀉,特別在出現皮疹以前,為此而行剖腹檢查者不在少數。少數小兒過敏性紫癜患者可并發腸套疊,偶見發生腸梗阻、穿孔及出血性壞死性小腸炎。
3、腎臟癥狀:
約有三分之一小兒過敏性紫癜患兒發生腎炎,年齡越小發生越多,可為肉眼血尿或顯微鏡下血尿。一般出現于紫癜后2~4周,也可出現于皮疹消退后或疾病靜止期。臨床稱為“腎型”。病情輕重不等,輕者居多,重癥可發生腎功能減退、氮質血癥和高血壓腦病。少數小兒過敏性紫癜病例血尿、蛋白尿或高血壓可持續2年以上。
4、皮膚癥狀:
皮疹是小兒過敏性紫癜主要的表現,多見于下肢遠端,踝關節周圍密集。其次于臀部及上肢,也可發生于面部,軀干部罕見。皮疹的形態、色澤可有不同。初起為小型蕁麻疹或粉紅色斑丘疹,壓之褪色。繼而色澤加深,形成紅斑。紅斑中心發生點狀出血,顏色由粉紅色漸變成暗紫色,即為紫癜。紫癜可融合成片。最后色澤變為棕色而消退,不留痕跡。此外,尚有多形紅斑和結節性紅斑。血管神經性水腫可見于頭部、眼瞼、唇部、手足、腎及會陰部。有時腫脹處可有壓痛。
5、其他癥狀:
混合型小兒過敏性紫癜病例可有中樞神經系統癥狀,如昏迷,視神經炎,蛛網膜下腔出血,格林巴利綜合征,個別發生肢體抽搐。75%患兒有腦電圖異常,腦電圖在6~20個月恢復正常。重癥小兒過敏性紫癜病例可因心肌缺氧、缺血引起心電圖暫時性異常。偶見并發急性胰腺炎、睪丸炎及肺出血的報道。
以上就是“小兒過敏性紫癜發病后有什么特點”的詳細介紹,希望可以幫助到廣大患者朋友。如果發現有小兒過敏性紫癜的癥狀,一定要及時治療,如果治療的不及時對患兒的心肌損害是非常嚴重的,心肌損害多發生在小兒過敏性紫癜急性期病程中,癥狀一般在發病1~4周時表現明顯。除了治療原發病外一般不需要針對心肌損害給予特殊的治療。
查看更多關于小兒過敏性紫癜發病后有什么特點的相關常識>>
推薦閱讀
- 小兒過敏性紫癜治療方法 |
- 小兒過敏性紫癜病因 |
- 小兒過敏性紫癜飲食 |
- 小兒過敏性紫癜專家 |
- 小兒過敏性紫癜醫院
- 小兒過敏性紫癜治療指南 |
- 小兒過敏性紫癜癥狀 |
- 小兒過敏性紫癜檢查 |
- 視頻 |
- 小兒過敏性紫癜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