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發慢性鼻竇炎的六大危險因素
時間:2015-02-06來源:求醫網
慢性鼻竇炎的病因及發病機制非常復雜,是一種多因素疾病,多由急性鼻竇炎治療不徹底發展而來,對深入認知慢性鼻竇炎的病因、確立診斷、明確治療方向提供參考。慢性鼻竇炎常見的原因如下。
1、細菌感染。包括需氧菌、厭氧菌和混合感染,細菌的來源有3個:①竇腔內已有的菌群;②鄰近感染的播散;③經血行或淋巴管擴散而來。常見的需氧菌有:金黃色葡萄球菌、。一溶血性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卡他莫拉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肺炎鏈球菌等。常見的厭氧菌有:消化鏈球菌屬、棒狀桿菌屬、擬桿菌屬及韋榮菌屬等。
2、環境因素。在鼻竇炎的發生發展中占很重要的作用,室外的空氣污染(臭氧、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及室內的空氣污染(甲醛、苯等化學物質,飛蟲的產物),可影響鼻粘膜的免疫功能,易導致鼻豁膜的慢性炎癥。
3、變應性因素。變應性鼻炎與鼻竇炎的同時發病率高達 15%-80%。鼻腔粘膜的變應性炎癥對鼻竇炎的影響包括三個方面:①竇口薪膜水腫,竇口狹窄閉塞,粘液分泌旺盛,竇內分泌物儲留,繼發細菌感染;②竇內私膜水腫,鼻塞,患者張口呼吸,導致竇內的氧分壓下降。竇內赫膜上皮通透性增高,導致對微生物的防御能力下降,易繼發細菌感染;③變應性炎癥反復發作可導致呼吸道勃膜的高敏性。④變應性鼻炎鼻粘膜肥大細胞脫顆粒,嗜酸細胞趨化,大量炎性介質的產生可誘導并加重鼻竇炎。
4、解剖因素。鼻中隔偏曲、鼻丘過度氣化、中鼻甲反向彎曲或氣化、大篩泡、 hal-ler氣房、愕裂、后鼻孔狹窄及閉鎖等解剖畸形或變異,均可導致鼻竇的通氣引流、鼻粘膜上皮細胞及粘液纖毛清除功能障礙而誘發本病。
5、局部病變的影響。鼻息肉、鼻甲肥大、鼻竇的粘膜囊腫及異物、鼻腔結石、鼻腔腫瘤、鼻腔填塞等影響鼻腔鼻竇通氣引流的病變,均為本病的重要病因。此外鼻竇的外傷如氣壓傷等、牙列異常等口腔疾患,腺樣體肥大及腺樣體炎均與本病相關。
6、神經肽。鼻一鼻竇含豐富的感覺神經、交感神經及副交感神經纖維,源于三叉神經的肽能神經纖維廣泛的分布于血管、粘膜下腺體,以及免疫效應細胞;鼻粘膜受到刺激后,經由軸索反射釋放的速激肽(p物質等)及降鈣素基因相關肽(cgrp)等神經肽類物質,參與神經源性的炎癥。其作用機制是通過與其特異性受體結合,作用于鼻粘膜的靶位點,在經過受體的內化及核轉位調控細胞基因的表達,使炎性介質及細胞因子合成增多,進而增加粘附分子的表達。
查看更多關于引發慢性鼻竇炎的六大危險因素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