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骨腫瘤的保健方法有哪些
時間:2015-02-07來源:求醫網
原發惡性小兒骨腫瘤,俗稱“骨癌”,發病率占兒童惡性骨腫瘤的5%,多發生于10~20歲生長發育旺盛的青少年,其中肉瘤的發病年齡較骨肉瘤的更為年輕,多發于5~30歲。惡性小兒骨腫瘤雖然發病率不高,但是惡性度高,病死率和致殘率高,在骨科臨床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家長應該給予足夠重視和警惕。下面是關于小兒骨腫瘤的日常護理和保健的注意事項。
(1)病情的觀察:生命體征;患肢疼痛及程度,引流管是否通暢,固定好等情況。
(2)體位:抬高患肢,膝部術后膝關節屈曲15度,踝關節屈曲90度。髖關節外展中立或內旋防內收外旋脫位。
(3)疼痛的護理:可用三級止痛法,早期先用消炎鎮痛藥,無效可用非嗎啡類鎮痛藥,最后可使用嗎啡類鎮痛藥。
(4)生活護理:基礎護理。
(5)飲食護理:骨腫瘤手術后應補充營養、熱量,給予高蛋白、高維生素類食物,如肉類、家禽、新鮮蔬菜、魚類等。骨腫瘤化療患者,除以上飲食外,尤其需多吃胡蘿卜、水果、荸薺、蕃茄等。
(6)功能鍛煉:良性腫瘤手術后如不影響骨穩定性,一般切口愈合后,可逐步恢復正常活動,如影響骨穩定性,在固定期間,可作固定部位的骨肉舒縮運動和未固定關節的主動活動。拆除固定后逐步活動關節進行鍛煉。惡性腫瘤應多休息,脊柱和下肢骨腫瘤以臥床休息為主,經常活動未固定的關節。上肢骨腫瘤患者可行走,活動不固定關節,待病情穩定后可逐漸增加活動度。
查看更多關于小兒骨腫瘤的保健方法有哪些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