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發性痛經如何進行中醫治療
時間:2017-09-11來源:求醫網
原發性痛經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每位患者的致病因素和發病癥狀都不一樣,因此治療起來要因人而異,每位患者對治療的癥狀也有不同的表現,所以臨床比較常采用中醫治療,因為中醫辨證治療原發性痛經副作用較小治療效果也明顯,那么原發性痛經如何進行中醫治療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氣血虛弱寒濕凝滯型原發性痛經經期或前后小腹隱痛,經色較淡,量少。體腰膝無力,神倦乏力,納食不香,脅腹脹悶,大便不實,眩暈耳鳴,心悸氣短,舌苔薄白,舌體胖有齒痕,脈沉細無力。古中醫治療氣血虛弱寒濕凝滯型原發性痛經治宜補氣養血、和絡止痛,方選八珍湯合桃紅四物湯加減,藥用黃芪、黨參、白術、茯苓、熟地黃、白芍、菟絲子、山藥、甘草、當歸、桃仁、紅花、黃精、雞內金等。
氣滯血瘀型原發性痛經經前或行經時腹痛及腰,小腹脹痛拒按,胸脅乳房脹痛,經行不暢,紫黯有塊,塊下痛咸,周期及經量正常,舌苔薄,質黯瘀斑,脈弦。治此類型原發性痛經宜理氣活血、行瘀止痛,選方柴胡疏肝散、桃紅四物湯加減,藥用柴胡、香附、郁金、川楝子、當歸、川芎、桃仁、紅花、生地黃、白芍、杜仲、絲瓜絡、熟地黃等。
寒濕凝滯型原發性痛經經期或前后小腹冷痛難忍,得熱則舒,面色蒼白,冷汗淋漓,惡心嘔吐,形寒肢冷,經量少,色紫黯有塊,小便清長,舌苔薄白,脈沉細或沉緊。治原發性痛經宜溫經散寒、化瘀止痛,選方當歸四逆湯加味,藥用桂枝、干姜、肉桂、細辛、制附子、當歸、白芍、甘草、木通、艾葉、小茴香、香附、川楝子、川芎等。
原發性的痛經患者在月經期間,飲食以清淡易消化的蔬果等素食為主,這些食物富含不飽和脂肪酸,而不飽和脂肪酸可調節卵巢內激素分泌量,從而減輕痛經的程度。特別是大豆,富含一種植物性的雌激素,遏制痛經的效果很為顯著。注意少吃肉食,但可在月經期的優秀、二天吃些姜炒雞肝或豬肝。然后多吃些有補血功效的食物,如紅棗、紅糖等。
以上是針對原發性痛經如何進行中醫治療對大家進行的詳細介紹,希望能幫助到大家,治療原發性痛經一定要趁早,在發病時要第一時間去正規醫院進行治療以免耽誤病情甚至影響生育功能。
查看更多關于原發性痛經如何進行中醫治療的相關常識>>
婦產科疾病
- 婦科炎癥
- 婦科腫瘤
- 宮頸糜爛
- 月經不調
- 子宮內膜異位癥
- 更年期綜合癥
- 卵巢囊腫
- 外陰白斑
- 乳腺增生
- 女性不孕
- 婦科疾病
- 子宮肌瘤
- 盆腔炎
- 恥骨聯合分離癥
- 乳頭溢液
- 積乳囊腫
- 絕經
- 功血
- 陰道痙攣
- 卵巢性不孕
- 原發性痛經
- 子宮性不孕
- 妊娠期急性脂肪
- 急性宮頸炎
- 慢性子宮內膜炎
- 妊娠嘔吐
- 宮頸性不孕
- 霉菌性外陰炎
- 婦科檢查
- 細菌性陰炎
- 盤腔炎
- 子宮息肉
- 輸卵管積水
- 產褥期乳腺炎
- 乳頭內陷
- 卵巢炎
- 乳房脹痛
- 白帶異常
- 崩漏
- 閉經
- 滴蟲性外陰炎
- 滴蟲性陰道炎
- 附件炎
- 黃體囊腫
- 結核性陰道炎
- 卵泡囊腫
- 霉菌性陰道炎
- 輸卵管炎
- 外陰炎
- 細菌性陰道炎
- 陰道炎
- 子宮頸息肉
- 子宮頸炎
- 子宮內膜息肉
- 子宮內膜增生
- 子宮肉瘤
- 子宮脫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