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關節置換術后感染了怎么治療
時間:2018-02-06來源:求醫網
人工關節置換術后感染了怎么治療?人工關節置換是骨科常見的一種手術方式,通俗的來理解的話就是指通過使用金屬、陶瓷、高分子聚乙烯等材料制作的人工關節,用手術方式來替換掉患者原有的已發生病變的關節,從而改善患者關節疼痛、行動不便的目的。人工關節置換手術效果很好值得患者嘗試,但是既然是手術那么自然不能太過于輕視它。您知道人工關節置換術后萬一出現感染應該怎么治療嗎?
人工關節置換術后感染了怎么治療:
一、單純抗生素藥物的保守治療人工關節置換術后感染
這種方式比較適用在老年患者發生人工關節置換術后感染,由于老人的身體條件比較差,無法耐受再次進行手術的打擊,假體如果沒有松動,細菌毒力低,對抗生素敏感并能耐受抗生素治療。這種方式需要患者長時間的用藥治療,臨床的成功率很低,在人工關節置換術后4到6年隨訪中,失敗率是比較高的,大家應該注意。
二、保留假體的關節切開清創引流術治療人工關節置換術后感染
清創引流方式比較適用于人工關節置換術后早期的感染情況,一般是小于兩周內或者是出現感染的癥狀時間未超過2周且假體沒有松動的患者。對細菌毒力低,抗生素敏感的患者,必要時可以多次清創術治療。這種方法的缺點是抗生素治療持續時間長,失敗率高。
三、一期髖關節再置換術治療人工關節置換術后感染
這種方式的主要特點是在在進行徹底的清創后,立即將再置換假體置入關節腔,無需曠置過程。因此,術后恢復快、功能好、減少手術機會,費用低廉。其最大的問題是術中無法根據細菌培養結果,選擇含敏感抗生素的骨水泥。術后可能數天內,感染菌對所使用的抗生素不敏感,因此術后容易復發感染。
四、最后挽救手術治療人工關節置換術后感染
包括關節切除成形術和截肢術,在實際臨床工作中,極少遇到。主要用于其他治療無效的持續感染,特別是真菌、革蘭氏陰性菌或混合感染;病人免疫力低下,如類風濕關節炎或是長期服用激素治療者或是同時合并髖臼、股骨近端大塊骨質缺損。人工關節置換病人身體條件限制再次手術可能以及重建努力失敗者。
綜上所述:對于“人工關節置換術后感染了怎么治療”的內容就到這里了。為了更好的進行人工關節置換,患者朋友們一定要到正規醫院進行治療,不要相信偏方**藥或者街頭小廣告,不管什么疾病,科學的進行手術才是最為關鍵的哦。
查看更多關于人工關節置換術后感染了怎么治療的相關常識>>
- 人工關節置換治療方法 |
- 人工關節置換病因 |
- 人工關節置換飲食 |
- 人工關節置換專家 |
- 人工關節置換醫院
- 人工關節置換治療指南 |
- 人工關節置換癥狀 |
- 人工關節置換檢查 |
- 視頻 |
- 人工關節置換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