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產后出血(產褥期出血)
晚期產后出血的主要發病因素
晚期產后出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出血多時常導致休克、貧血、甚至危及生命。 晚期產后出血多因氣虛、血瘀,或感染邪毒,或子宮復舊不良所致。
一、剖宮產術中處理不當致子宮切口裂開是引起晚期產后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來,由于妊娠病理情況及社會因素的增加,對胎兒重視程度高及產婦懼痛等因素的影響,剖宮產率逐步上升,術后并發癥亦增加,剖宮產時術者水平高低與晚期產后出血率有一定關系。
1、子宮切口選擇不當:切口應盡量選擇在子宮下段,避免過高或過低。切口過高,位于宮體與下段交界處,切緣上下組織厚薄不均,對合不齊或錯位,可引起子宮切口愈合不良;切口過低,接近宮頸,宮頸結締組織多,血供不良,亦可引起子宮切口愈合不良,且在出胎頭時易造成切口撕裂。
2、切開方式欠妥:切開時用手術刀或剪刀全程切開或剪開,致宮壁弓形血管斷裂,出血多,影響愈合。
3、娩胎頭時切口撕裂:出胎頭時動作粗暴或遇巨大兒,畸形兒,前置胎盤時,易發生切口撕裂。由于妊娠子宮受乙狀結腸推移,子宮右旋,故切口左角易被撕裂,累及子宮動脈,發生大出血,此時術者多緊張,在撕裂處反復縫扎止血,可致子宮角部傷口血運障礙,易壞死、裂開、出血。
4、縫合不當:針距過密,縫線過多過緊,可影響局部血液循環,使切口愈合不良。另外縫合時將子宮內膜外翻縫入肌層,亦是影響子宮切口愈合的原因之一。
二、感染分娩前有胎膜早破、產程延長、反復陰道檢查、人工破膜、水囊引產或用氣囊促宮頸成熟等經陰道操作者,產婦本身有妊娠期嚴重貧血、重度妊高征、糖尿病等病理情況時,加之分娩后陰道衛生不注意,懼痛不清洗會陰,均可發生陰道內及宮腔內感染,致子宮復舊不良或切口愈合不佳而發生晚期產后出血。
三、子宮復舊不全宮內感染和少量胎盤胎膜殘留可引起子宮復舊不全。
四、胎盤息肉分娩時若胎盤、胎膜殘留,殘存組織在宮內壞死、機化,表面纖維蛋白沉積,形成息肉。
五、其他子宮內膜炎、子宮黏膜下肌瘤感染、絨毛膜癌,也可引起晚期產后出血。
六、軟產道損傷。胎兒過大或畸形、胎位不正、胎兒娩出過快、手術助產不當等均可造成會陰、陰道、子宮頸,其或子宮下段裂傷而導致產后出血。
七、產后子宮滋養細胞腫瘤或子宮粘膜下肌瘤。亦可導致子宮持續不斷的或大量的流血。
八、分娩時對胎盤及胎膜檢查不仔細,尤其當有副胎盤或帆狀胎盤時,少量胎盤胎膜殘留導致胎盤附著部位復舊不全,子宮不能正常縮復,子宮收縮差。隨著殘留局部血栓脫落,血竇開放而出現晚期產后出血。胎盤息肉部分或全部脫落,使附著部位血竇開放發生晚期產后出血。
- 晚期產后出血治療方法 |
- 晚期產后出血病因 |
- 晚期產后出血飲食 |
- 晚期產后出血專家 |
- 晚期產后出血醫院
- 晚期產后出血治療指南 |
- 晚期產后出血癥狀 |
- 晚期產后出血檢查 |
- 視頻 |
- 晚期產后出血咨詢
- 友情鏈接:
- 晚期產后出血地方信息